您的位置首页  工业科技

大山里藏着一所现代化小学

  无论是晚自习还是上课,围成一圈的老师和学生们就像一家人。

  贫困、艰苦和落后,形成了人们对山区小学固有印象,但在房山区大山深处的蒲洼中心小学却是不同,先进的计算机、电化语音教室,城里孩子们能参加的社团活动,以及课外兴趣班在这里应有尽有。

  在一群热爱教育的老师和海军叔叔的帮助下,蒲洼中心小学学习的山里娃也像是一粒粒种子发芽成长,他们走出大山看到更精彩的世界,他们通过学习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和家庭……

  昨天下午, 54名大山里的孩子搭乘村里的班车,又回到位于房山区蒲洼乡的蒲洼中心小学。记者看到,这所藏在太行山北段深山区的蒲洼中心小学,规模并不大,全校师生才70人。学生全部来自乡里八个村的留守儿童,家最远的在距校30公里外的鱼斗泉村,还不太便利的交通让他们不得不住校学习。

  上课

  老师和学生围在一起

  就像一家人

  早上6时30分,天刚蒙蒙亮,阵阵鸡鸣声将人们从睡梦中叫醒,蒲洼中心小学新的一天开始了,洗漱完毕的他们便开始了晨练。

  塑胶的操场上,响起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大家跑跑跳跳,54张红扑扑的小脸上透着快乐和满足。

  在操场的一隅,校长赵东刚正和学生们打乒乓球。“五比七!”“六比七!”“来,我给你打一下转球。”已在这里当了7年校领导的他,一直兼任着科学课教学。

  “山里人但凡有点儿本事的,都会带着孩子走出去,到更好的地方读书。”留在这里的,大多家境不好,或有些困难。孩子就成了这些山村家庭的希望,得让他们多读些书,赵东刚觉得压在身上的担子并不轻。

  因为学生太少,学校里的班都是以年级为单位。即便是这样,一个年级班的学生也才八九个,上课的形式看起来也让人不可思议。没有教鞭、黑板,更没有讲台,教师和孩子们围在一起,上课就像拉家常,彼此之间的距离很近,就是一家人。

  一天才三趟车的山区,交通太不便利了。所以,老师和孩子都寄宿在学校,吃在一起,玩在一块。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更像是他们的父母。

  哪个学生身体不舒服了,同学之间闹别扭了,都在“父母”的眼里,一次关怀,一个眼神,学生们的心里都暖暖的。

  自己的小家和学校的大家先顾哪个?在大山里的老师更不容易。有一年冬天的半夜,张老师班里的学生突然发起高烧,她带着孩子跑到学校对面的卫生所,那里治不了,她又赶紧开车带着学生连夜赶到区医院。路上接到了家人打来的电话,远在怀柔区的女儿也发烧生病,可她为了自己的学生顾不上女儿。

  山沟里的小学校,老师太少,只能授课、生活身兼数职。30岁的杨张杰平时教体育,学校桌椅板凳坏了,他还得客串一下后勤,食堂也是他兼职的范围。一周一次从超市采买他都包了。

  “从区里的超市运到山里,配送费要200元,要是省下来得给孩子们添不少好吃的……”学校的教师们一商量,决定自己动手从区里往山里运。

  课程

  城里孩子的兴趣课这里都有

  在人们的印象中,想走出祖祖辈辈居住的大山的山里娃,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在他们的心中,除了学习便不再有其他,但蒲洼中心小学的学生却与城里孩子一样,所有的兴趣课,这里样样都有。

  “不是每个孩子将来都会成为科学家。”在赵东刚看来,山里的孩子也应该有自己的选择,而学校要做的,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等到他们长大了,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爸爸,或者妈妈,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说起已经毕业的大凡,赵东刚回忆,因为先天的问题,他在学习上并不灵。刚入学的时候,因为胆怯,大凡很腼腆,遇到生人,他总是一扭身便跑掉。直到上了二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赵东刚周日返校时,碰到了大凡。这次孩子没有跑,而是主动跟赵东刚打了招呼:“校长,我看见你了。”说完,孩子拉着赵东刚走到学校的展板前,原来那上面有一张赵东刚的照片。从那时候起,大凡开始变得开朗起来,还特别热心班集体的事儿。倒垃圾的活儿,他抢着干。体育课后,操场上还没来得及收起的跳绳,他也是在第一时间收拾好了放进专门的箱子里……六年的时光,将这个曾经腼腆自闭的小男孩打磨成一个乐观阳光的半大小伙。

  后来,离开这里上初中的大凡,乐观阳光,又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在赵东刚看来,地处深山区的优势是能够让孩子们专心学习的有利条件。小学楼道里、宿舍区墙壁上,设置的一个又一个的图书角成了培养孩子们良好读书习惯的场所。

  在大山里,最不缺少的就是大自然的环境,这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它的神秘会不断勾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在学校一角,有一块块专门为孩子们开辟出的实验田。学习之余,学生们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有时还让他们种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

  有时候,赵东刚也会带着孩子们走出大山,到颐和园做关于桥和长廊的调查,学生们拿着调查问卷了解游客感兴趣的问题,回到学校,把资料、图片制成PPT……古筝、川剧变脸、独轮车等课外社团和兴趣班也陆续走进了山区小学。

  在赵东刚和同事们的眼中,山里与城里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虽然成长路径不同,一样要补齐所有的课程。

  成长

  十多名山里娃考上清华北大

  原本在房山良乡经营着一家音乐培训机构的朱志刚是赵东刚为孩子们在山外寻来的课外辅导老师之一。

  回忆起三年前第一次来学校教学,朱志刚记忆犹新。他开车从良乡出发十几分钟后,驶入涞宝路,一路向西,开始还觉得蜿蜒的山路景色挺美,可越往山里开车越少,朱志刚的心里一下子生起了孤独感。

  “你知道吗?当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都是破败的教室,大眼睛的求学少女。”但朱志刚走进中心小学时,却是眼前一亮,明亮整洁的教室,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可以调节的升降座椅……这些设备甚至比市区里的一些小学设备还好。

  当朱志刚了解到,在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背后,有一个长达25年的动人故事时,他的眼睛湿润了,那时,他下决心要帮助这些山里的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

  朱志刚介绍,上世纪90年代,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蒲洼乡山民们的生活还很贫困,中心小学的41名学生,因家庭经济拮据,面临辍学。1994年5月25日,原海军某部了解这一情况后,并不宽裕的41名干部挤出部分工资,为面临辍学的孩子凑足学杂费和生活费。从此,这支部队便与中心小学开始了长达25年的共建之路。

  伴随捐资助学活动逐步深入,官兵们已由最初的“保证山区孩子不失学”的朴素想法,逐步转变为“把山区小学建成一流的希望小学,让山里孩子尽快享受现代化的教学”。于是,大家的捐助物资也从捐粉笔、黑板、学费、衣物,变成了建设“计算机教室”、“电化语音教室”、“电视教学系统”,到现在更先进的“电脑一体机教学系统”。

  25年来,该部队官兵先后出资400余万元,资助了500余名学生完成学业。在这些学生中,有十多人考上了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40多人参军入伍,还有3名走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到蒲洼中心小学任教……这所在人们固有印象中贫困的学校,如今已跃升为设施先进、教学一流的市、区先进学校,先后被评为“首都先进少年军校”、“首都军警民共建标兵单位”、“劳动教育特色校”、“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农村‘小而美’种子学校”。

  “虽然这里环境相对艰苦,但是却能实现我和同事们的教育梦想。”在赵东刚看来,山区的学校就像是一粒粒种子,为村民带去新的希望,帮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本报记者 李环宇 文并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