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技术应用

重大项目开复工情况如何?交通堵点打通了吗?官方回应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21日电 目前全国重大项目的开复工情况如何?为解决交通运输不畅已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确保合理的用地需求得到满足?2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复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你关心的问题都回答了。

除湖北外重点项目复工率为89.1%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司长欧鸿 中国网 董宁摄

受疫情影响,春节后重大项目开复工面临困难。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司长欧鸿介绍,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目前重大项目复工率已逐步回升,除湖北外,据对各省约1.1万个重点项目统计,截至3月20日,重点项目复工率为89.1%。

分行业看,重大铁路项目已基本复工,京沈高铁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建设。重大公路、水运项目复工率为97%,机场项目复工率为87%,重大水利工程复工率为86%,重大能源项目已基本复工,重大外资项目已基本复工,其他领域的重大项目也在积极推进。

欧鸿指出,疫情对重大项目开复工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施工人员出现一定程度的短缺,人员跨地区流动受到一定限制,一些项目出现“招工难”。二是部分地区交通运输受到一定影响,原材料供应受到一定制约。三是一些项目现场踏勘、征地拆迁等工作难以按计划实施,前期工作进度受到影响。

欧鸿表示,为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督促指导。二是做好调度协调,对重点项目开复工建立按日调度机制,指导地方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加大资金支持。

目前各地道路交通堵点基本打通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 中国网 董宁摄

就交通领域重大项目开工复工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表示:第一,交通项目的开复工现在基本正常。第二,交通项目实现全面复工达产已经基本具备条件。第三,有信心完成今年全年交通建设任务。截至目前,由国家发改委调度的533个重大交通项目开复工率已经达到97.8%。

郑剑指出,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干线运输在能力上是没有问题的,主要的问题大家归结为“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百米”,为此发改委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工作。第一,建立高效的衔接机制,逐个打通“堵点”。第二,推动恢复正常交通秩序。和有关部门针对私自设卡、封锁农村道路等阻塞交通的违规行为,督促地方及时予以纠正,目前各地的道路交通堵点基本上打通,检疫站点应撤尽撤,封闭站口应开尽开,阻断道路应通尽通,基本实现交通大动脉的打通和微循环的畅通。第三,加强用工运输协调。

发改委将出台哪些措施来支持重点新基建项目的建设?郑剑介绍,近些年来传统基础设施发展比较快、能力比较强、基础比较好,但依然需要进一步提升质量和效率。对于新型基础设施,下一步要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以新型基础设施为牵引,推动传统基础设施优化服务和提升效能,未来将统筹推进更多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项目建设,构建适应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体系。

全国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达14079亿元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 中国网 董宁摄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介绍,疫情发生以来,财政部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其一是新增地方政府债券。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经国务院批准已经提前下达了2020年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券18480亿,包括一般债券5580亿,专项债12900亿,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宋秋玲指出,截至昨天(3月20日),全国各地发行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券已经达到14079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76%;其中一般债券3846亿元,占69%;发行专项债券10233亿,占79%。

宋秋玲表示,这次发行有几个特点:一是发行的进度加快。截至昨天(3月20日),北京、天津、辽宁、宁波、福建、江西、广东、四川、云南已全部完成了发行任务。二是期限更加合理。长期债的占比超过八成,截至昨天(3月20日),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的期限是16.2年,与往年相比债券的期限与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限更加匹配。三是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截至昨天(3月20日),各地发行的新增专项债10233亿元,全部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建设,还有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各地用于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的资本金的债券规模达到1200亿,这1200亿可以带动相当大的社会资本,扩大有效投资。

财政部还加快了拨款进度。截至目前已下达2020年中央基建投资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进度比去年同期提高12.6个百分点。提前下达车购税资金2500多亿,港口建设费70多亿,民航发展基金240多亿,这些资金全部都用来支持公路、港口、航道、机场等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前拨付了中国铁路集团总公司200多亿促进铁路建设复工复产。

此外,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的税费减免政策,主要目的是切实降低各类的市场主体的税费负担,为保障各类的投资项目开工创造有利条件。

采取两方面举措加大建设用地合理供给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主任刘国洪 中国网 董宁摄

推进复产复工以来有一大批投资项目需要积极地落地,自然资源部新闻发言人刘国洪表示,客观地讲,现行的土地审批制度确实存在审批周期比较长的问题,主要是审批的层级比较高,环节比较多,特别还存在事权错位的问题。

为此,自然资源部通过推动《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推进一系列制度的改革。第一,通过修改《土地管理法》来解决审批层级过高的问题。第二,“多审合一、多证合一”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解决了审批环节多的问题。第三,启动特殊程序,有力应对疫情。

刘国洪强调,通过授权和委托下放土地审批权,根本目的是落实中央提出来的“放管服”的要求,优化营商环境,绝不意味着放松用地审批当中的审查和监管,改革的目标是对省级政府更多地放权而决不是放松。

刘国洪指出,为满足项目用地合理需求,自然资源部采取两个方面的举措加大建设用地的合理供给:一方面,改革计划管理,精准投放增量。今年开始,取消因素法分配,改为土地要素计划指标跟着项目走,以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配置计划的依据,只要是实实在在有效的项目,符合规划、产业政策和用地定额标准就给配计划。

另一方面,激励和约束并举来加大盘活存量。近两年,我们高度重视存量的盘活,建立起安排增量必须要和盘活存量挂钩的机制。有两组数据,2018年消化处置2015年以前已经批而没有供应以及闲置的土地分别是360多万亩和80多万亩。2019年消化处置2016年以前已经批出去没有供应和闲置的土地达到360万亩和80多万亩,这两年共计890多万亩,相当于2019年全国安排的新增建设用地量大概500万亩的1.8倍。从目前掌握情况看,2017年以前批而未供的土地大概还有1450万亩,应该说存量盘活还有比较大的潜力。(中新经纬AP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