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类带来这些正负面影响

  在人工智能和神经元网络领域的很多工作,都会因为与生物体的更紧密配合而受益。我们的研究,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模拟和理解生物体,而应该转向创造复合系统,其中以生物体提供引导,或提供我们不够理解因而无法用硬件手段实现的机能。科学幻想领域的一大梦想就是让人的大脑直接指向计算机接口。事实上,在这一领域,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可以做,而且有人已经在做。

  肢体修复是一个有直接商业用途的研究课题。当前已经可以制造神经元与硅芯片之间的连接器。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发现,是近期可实现的,近向人机直接交流的重要一步。通往人脑的直接连接看似可行,但速率低:考虑到人类的学习适应能力,实际的脑神经传输目标并不需要特別准确地设定。每秒钟100比特的传输速度,就已经足以让接受者大为震惊,因为平时,他们只能从菜单中寻找操作选项。

  接入光纤,有着潜在高达每秒100万比特左右的带宽。但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需要了解人类智能的细部结构,需要以极高精度部署一个巨大的电子阵列,如果我们想要让高带宽数据与人脑中现有的通路连接,问题的复杂程度就会大大提升。简单地对人脑植入高带宽接收器是肯定不行的。但假设高带宽网络已经存在,但脑结构还在设定及初期成长过程中,那就意味着新的研究项目动物胚胎试验。

  我预计,此类研究最初几年,不会在A技术方面取得太多成就。但让成长中的大脑接入复杂的模拟神经元系统,可能会给研究胚胎期大脑发育的人提供非常有趣的素材。这样的实验可能会得到拥有更多感受渠道和有趣智力能力的动物个体。最初,我曾寄希望于这样的智能强化研究,以为借此可以得到明显更为安全的通往奇点之路。

  毕竟,智能强化让我们人类可以参与其中,实现了某种形式的传承。但是,回顾我刚才列举的那些研究项目,我只能确信,它们都应该被考虑一下,也许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可能的选择。但至于安全……这么说吧,我的建议本身看起来就有那么一点可怕。

  随着网络节点和带宽、文件规模和计算机处理速度的同步提升,我们正在见证的,就是林恩·马古利斯预想中的数据处理生态群的真实范例,只不过规模大了百万倍,其中涉及数以百万计的人类智能成员(我们自己)。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在1998年的《招财猫》(Maneki Neko)中勾画了这种发展成为现实的故事。探讨人性与技术融合可能性的非虚构类书籍,我推荐乔治·斯托克(George Stock)的《变形侠》(Metaman)。但是最终结果会是机器获得自我意识吗?或者也许只有在一定范围内,自我意识才是智能的必备元素。

  个人进行智能强化,会培养出一个心怀恶意的精英群体。我们人类背负着数百万年生存竞争留下的遗产,让我们一想到竞争就会萌生杀意。在今天的世界里,这些杀戮本能也许并无必要,竞争的失败者也无非是顺从赢家的意愿,被吸收进赢家的计划中而已。

  一个获取了全新力量的生物、也许还是要比栖身兽穴、爪牙锋利的对手可亲得多。奇点带来的问题,并非仅仅涉及到人类要不要离开舞台中央的问题,而是与我们对生命的本质认识正面冲突。我想,对“强超人特质”的进一步分析将揭示其背后的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