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新闻

科幻短片《天堂计划》:科技与人性的思辨

科幻短片《天堂计划》:科技与人性的思辨

  《天堂计划》是导演张姗姗同题材科幻长篇电影的一个试拍短片,本片于2020年获智利南部电影艺术学院电影节(SouthFilm and Arts Academy Festival )最佳科幻短片奖、最佳女导演荣誉奖 、最佳男主角、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辑荣誉奖、最佳制片人及印度柏拉图电影竞赛(Platonic Film Competition) 最佳短片奖及最佳同性电影短片奖,并入围美国洛杉矶国际电影节、意大利罗马独立奖、加拿大雪文电影节等5个电影节, 同时在美国百汇剧院以及美国好莱坞TCL中国剧院放映(TCL Chinese Theaters)。

  张姗姗是科幻短片《天堂计划》导演、编剧、制片人、剪辑师及调色师。 她是国内外多个电影节认可的独立电影人,于2014年获得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学士学位,2019年获得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Maryland Institute College of Art)电影制作硕士学位。

  《天堂计划》是一部科幻短片,描述了在近未来塞安与他的恋人英迪格在树林里度过了愉快的约会。 其实这次约会是基于英迪格的记忆建立的一个虚拟世界。 现实中英迪格处于昏迷状态,只剩最后十分钟医生就必须关闭他的大脑活动,如果塞安在这发生之前不离开天堂计划的话,他将永远被困在程序中并失去生命。 英迪格在程序中意外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情,他打破了天堂计划的规则,在回忆外创造了他们梦想中的婚礼,时间流逝,塞安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多将电影定义为第七艺术,在六大艺术之后,电影伴随着科技应运而生,在1902年乔治梅里爱拍摄的《月球旅行记》上映后,科幻电影走上电影历史的舞台,科幻电影这个电影门类不仅展现了充满人类智慧和想象力的视觉奇观,更是表达了人类内心对于未来的渴望和对科技的期盼。

  科幻电影对于科技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并将其进行可视化的预演。 1968年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就出现了苹果iPad的雏形——桌上平板电脑;在1997年科幻片《变种异煞》展示的基因识别技术,在现在已成为现实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代代电影人基于对现有科学技术的掌握进行永无止境的探索 和求知,在短片《天堂计划》中,张姗姗基于人脑中的生物电进行大胆假设,如果电脑程序可以基于神经元突触间的放电行为进行模拟和记录,那么人类的记忆就可以被电子化的完整记录并发展下去,从而使程序像每一个不同个体一样进行差别化思考,结合20 世纪末兴起的互联网和VR技术,不仅程序之间也可进行串联,程序也可以和人脑进行联通并具象化的呈现。 这一概念在影片中以大脑连接装置完成的可视化呈现,并用丰富的电影语言营造出近未来的现实与模拟中的两个截然不同世界。

  基于如今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幻电影的题材也在不断的革新,从最初对于月球和太空的乌托邦式想象,到对于巨大生物及自然灾害的反乌托邦式的担忧,从外星文明与人类的冲突题材到如今大热的AI人工智能的思考,科幻电影的深度和广度被不断的拓展。 在影片《天堂计划》中,管理虚拟世界的AI人工智能导航员不仅仅是一个拥有思考能力的高级集成程序,拥有和人类一样的外形,更习得了纯粹而美好的人类情感——大爱之心。 在影片中,导演藉由人工智能的视角展现了至死不渝的爱情与羁绊,同时也充满了人类对于人性两面性的内心自我博弈和自省,人类与科技的关系在影片中被重新定义。

  比起现实题材电影,科幻电影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但在科幻电影的形式美学之下,无论是科学灾难还是太空异种题材,最终都会回归于人类对于自身的永恒思考。 在影片《天堂计划》中,电子大脑技术与人工智能的高科技设定下,导演张姗姗深刻讨论了死亡这一每个人类个体都会面临的终极命题。 影片中描绘的电子大脑技术可以终结人类的脑死亡,从而使个体突破病痛意外以及衰老的肉体限制得到某种意义上的永生。 在后科技时代的今天及未来,科技的发展是否大大超前于人类社会及伦理可接受的范围也被越来越多的科幻电影所讨论,如影片《逃出克隆岛》中讨论如今极具争议的克隆技术,当影片《天堂计划》重新定义死亡的科技成为可能,人类是否已经准备好去接受? 而这又将怎样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挑战现存的宗教信仰? 这些问题在影片中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极具思辨性。 (王利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