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高端科技

武汉“摆渡人”

武汉滴滴医护保障车队司机们。

本报记者孙奇茹

凌晨6点起床,临近午夜抵家,出门前带上的一大茶杯水,几乎没动过。“穿着防护服不方便,能不喝水尽量不喝,实在渴了抿两口。”大年初一至今的20多天里,陈浩亮每天都是这样的节奏。

春节前夕,武汉城市公共交通按下“暂停键”,医生、病人、社区工作人员、居民的必要出行面临不便。陈浩亮加入的滴滴医护保障车队,有几千名司机成为疫情考验下不退缩的“摆渡人”。

初一上岗,“大家都抢着干”

除夕夜,陈浩亮接到信息,滴滴正在征集医护专车司机,自愿报名的司机师傅,当晚到武汉城内一处大型充电站处集合。

没犹豫,陈浩亮迅速拿了车钥匙,下楼开了车就走。15岁来到武汉生活,他要为自己生活27年的城市做点事。

陈浩亮没和任何人商量,连家人都是从窗户里看到他开车离开,打通电话才得知。“爸爸,我支持你!”女儿在电话里说。陈浩亮很自豪,女儿在武汉最好的高中读高三,从小就是个有正能量的孩子。

赶到保障车队集合点时,已经有一百多位像陈浩亮一样的滴滴司机应召前来。领完防护物资,进行紧急培训后,大年初一清早,放弃和家人在家中团圆的时间,陈浩亮和同事们就上岗了。

每个司机的服务区域随机分配,陈浩亮被派到了离家20多公里的武昌民主路社区。这是一个老社区,人口密集,有身患新冠肺炎的病例正在医院诊治,还有不少老弱病残,防控压力不小。

公共交通暂停,家属们却需要给隔离在医院的病人送生活用品,小区的其他病人要去医院开药、做透析,一些情况特殊的居民还存在买药、买菜等各种需求。

“没人挑活,有了任务都抢着做。”在社区保障车队的工作群里,只要有出行需求,司机们全都抢着上,如果有谁忙不过来,或者有距离接送人更近的,只要说一声,立马有人顶上。

虽说是提供出行保障的车队,可他们干的早已不只是送人这么简单。大量居民有买菜需求,为了减少外出交叉感染几率,司机们与社区配合出去“团购”蔬果回来分发。病人家庭有特殊的买药需求,他们也主动出去跑腿。

跑7家医院才找到药

疫情暴发后,除了与新冠肺炎相关的病人,不少既有病史的病人也面临医疗资源极其紧张,甚至断药的风险。

“能不能帮忙看看,这种药买得到吗?”有一天,陈浩亮接到社区一位大姐的求助。大姐家人有精神疾病,已经断药好几天了,委托亲朋好友到处寻药,都没买到。如果一直买不到药,病人会有不良反应,前期耗费大量精力和金钱所做的治疗也会白费。

“您等着,我去找。”留下一句话,陈浩亮开始四处奔走。疫情期间医院忙碌,担心电话问不到准确信息,他就一家一家医院上门去问,同济没有,协和也没有,就连一家专门治精神病的医院也没有,一共跑了6家医院,全都一无所获。

苦恼中,他想起自己有位邻居是医生,赶紧去求教。最终,再次奔走好几十公里,终于在一家偏远的医院找到了这种药。

“连我们自己都差点想放弃了,您居然给找着了。”大姐感激不尽。

有一天深夜,他接到委托,要帮家属给新冠肺炎患者送急用的生活用品。医院偏远,到医院以后内部地形复杂,陈浩亮连背带拎,带着三个蛇皮大包在医院里转了一个半小时,终于找到了隔离病房,把东西送到。“家属说里面有当天要换洗的内衣,一定要用的,我想我必须给送到。”

下班消毒得用1小时

虽然心态乐观果敢,陈浩亮并未对防控病毒掉以轻心。每位医护人员或者社区乘客上车前,他都会先进行测温,每位乘客下车后,他还会对车内进行消毒,再接下一位乘客。最近,武汉等城市的滴滴网约车正在陆续加装前后排透明防护隔离膜,陈浩亮的车不久后也会装上这样一层“透明口罩”。

每晚回到家,处理完脱掉的防护服、口罩和衣物,他都要洗将近1个小时热水澡,最后再吃饭,“感觉把身上的、心里的那些病毒全洗掉了。”

在暴风眼中心,武汉这座城市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不是路上的人少了,而是人们心理发生了变化。”他发现,疫情之下,一些居民心情紧张焦虑,上车后坐立难安。

因为担心有乘客闻到84消毒水的气味会产生恐惧感,仿佛被气味提醒“病毒无处不在”,细心的陈浩亮想出了一个办法:给车里消毒时,他会将84消毒液、酒精隔天交替使用,前一天用了84,第二天用酒精,这样车里的消毒水气味就不会太明显。

“病毒不是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心里的恐惧。”陈浩亮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会一直做下去,坚持到公共交通解禁的那一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