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技术应用

社科院副院长蔡:中国劳动力转移还没有结束

中新经纬客户端1月11月电 (薛宇飞)2020中国制造论坛11日在广东佛山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在论坛上表示,制造业占GDP比重下降,会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发展水平上,但对中国制造业来讲,下降得太早,还没有富裕的时候,制造业就开始萎缩了。中国制造业过早下降是与人口有关系的,劳动力过早出现短缺,工资上涨太快,降低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长期趋势是‘倒U曲线’,对比处于‘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阿根廷,其制造业比重也经历了从上升到下降的过程,也是出现比重下降的时间过早。中国从2006年开始出现了制造业比重下降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持续至今。”蔡说,对于制造业比重的变化来说,“倒U曲线”的变化趋势可能是一个规律,但是任何规律都在应该的时间、应该的地点发生才是规律。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对各国制造业比重下降情况统计 中新经纬 薛宇飞 摄

他接着称,美国的制造业比重在1953年达到峰值,随后出现下降,按现在的可比价格计算,美国当年的人均GDP超过1.6万美元,农业劳动力比重只占7%,这个意味着它已经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各方面条件可能具备了制造业比重下降,而这种下降,是以制造业高端化的提升为前提的。日本也经历了这一过程。

蔡还说,对比阿根廷和巴西,他们是稍晚的时间开始下降,收入大概是6000-7000元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农业劳动力比重是30%-40%,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比较“早熟”的制造业下降。而中国在人均GDP只有3000美元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下降。当时的农业劳动力比重高达43%,很显然这太早了。

对于中国制造业比重下降的原因,他分析,是因为劳动力供给开始减少。劳动力短缺导致工资上涨,制造业成本的提高,致使制造业比重下降,这三者是密切相连的。

制造业比重过早下降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蔡指出,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过快,会导致劳动力转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国经济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是不能靠生产要素的积累和投入来发展的,必须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时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这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不过,他称,中国的劳动力转移还没有结束。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比重会下降,但还有下降的空间,也就是说,中国仍有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可以转移出来,这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时间窗口,给予中国足够的时间去升级换代,当然也不意味着就不用着急。

“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为中国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也提供巨大的市场,这是中国的独特优势。目前农民工可以在城市自由择业,基本公共服务越来越精准,但与本地职工仍有差距,未来应该创造更好的条件,发挥出中国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他说。(中新经纬APP)

据悉,“2020中国制造论坛”由佛山市人民政府指导,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佛山市工商联、《财经》(博客,微博)杂志、《财经智库》主办,工信部华信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协办。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