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贡献率超56% 科技助力现代农业发展2015年10月31日,“真没想到增产这么多!节肥节药还增产,还是科技种粮潜力大科技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农业科技贡献率超56% 科技助力现代农业发展2015年10月31日

“真没想到增产这么多!节肥节药还增产,还是科技种粮潜力大。”秋收时节,种粮大户们纷纷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我国粮食生产在“十一连增”的高起点上有望再获丰收,农民收入在“十一连快”的好态势上继续保持较快增幅,农业农村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农业科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56%,为农业稳增长、调结构、促、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根本靠科技进步。高点爬坡、高位护盘,需要高产高效的科技贡献;突破技术瓶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劲持久的科技动力。近年来,农业部通过卓有成效的努力,农业科技的翅膀越来越厚实有力,农业科技的引擎越来越强劲有效。向上攀登,“”提升国际竞争力有人说,农业科研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要做到“”,就是既要着眼长远,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也要立足当下,需求导向,避免科技经济“两张皮”。正是瞄准这一目标,我国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为服务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在种业方面,构建了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种质资源“身份证”数据库,获得了一批抗虫、抗除草剂、优质和高产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重要育种价值的关键基因,培育了水稻、玉米、大豆等一批具有应用前景的抗虫、抗旱、抗除草剂等转基因粮油作物新品系或组合;在农业灾害防控方面,创新重大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发了、猪蓝耳病等一批动物疫苗,保障了产业稳定发展;在农业资源方面,研发了农业节水增效、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资源节约和技术,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了产地,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向下延伸,农业技术推广进村入户从“线断、网破、人散”到打通“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农业部推动《农业技术推广法》修订并大力贯彻实施,加大“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落实力度,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机构队伍进一步健全,目前全国有农技人员58万人,87%的农技人员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全国招聘特岗农技人员1.1万名。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2/3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实行以县为主管理的模式;“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工作机制和“包村联户”的服务模式在全国普遍推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年推广新品种27.8万个次、新技术18.1万个次,开展技术培训58万次,培训3.5亿人次,有效推进了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田,为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持续提高单产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农业科技应用进一步加快,建设了全国农业科技转移中心,启动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提升了农业科技速度和信息化水平。联合协作,农业科研攻关呈现新格局去年秋收时节,由袁隆平院士领衔攻关的超级稻实现了亩产超千公斤。在超级稻光荣与梦想的背后,众多院士专家付出心血,五大稻区、六大协作组联合作战。超级稻的成功实践再一次证明,组织联合攻关是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取得农业科技突破的重要。近年来,农业部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打破了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界限,有效凝聚各方优量,形成了强大合力。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载体,促进农科教、产学研深入合作,在水稻、生猪等50个农产品的产业技术领域,形成不同区域、不同学科专家联合协作新格局。以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为平台,启动实施224项重大科技项目,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660余家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型企业、大专院校等创新机构参与项目,涉及全国近万名(人次)科技人员,实现了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的联合协作。构建了水稻、麦类、大豆、棉花等以品种创新为主线的11个“纵向学科”;基因组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动物疫病等以共性技术创新为主线的19个“横向学科”,形成了面向所有农业产区,囊括优势农产品产业,覆盖主要农业学科领域和优势单位的一个纵横交错的农业科技平台纽带和创新网络。【相关阅读】科技贡献率: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P增长额中由于科技进步影响而增长的份额。一般用余值法计算。基本公式为:a=Y-K-L Ea=a/Y100%其中:a为科技进步增长速度;Y为P增长速度;K为资金增长速度;L为劳动增长速度;为资金产出弹性系数;为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