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阔步前行,  省委常委、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左三),卧龙区委书记马冰(右四)指导园区工作  南阳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千里淮河的发源地,保护水生态的使命不容懈怠科技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科技

河南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阔步前行

  省委常委、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左三),卧龙区委书记马冰(右四)指导园区工作

  南阳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千里淮河的发源地,保护水生态的使命不容懈怠。

  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提质增效的金钥匙,紧紧围绕粮食、能源、生态“三安全”战略,大力实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将园区作为南阳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加大投入、高位推进,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和产业孵化等工作,初步走出了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四化”协调发展新路子。园区2012年完成科技部中期评估,2013年圆满承办“第十三届全国农业园区论坛”,2014年被评为“2004—2014年农业园区先进单位”。2016年8月,顺利通过科技部评审验收,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根据科技部下达的建设批复,园区核心区规划面积1万亩,示范区10万亩、辐射区100万亩。目标是通过核心区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产业孵化、示范培训功能,引领百万农民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核心区已完成投资17亿元,建成生物能源植物区、区域生态养护植物区、作物新品种展示与种苗繁育区、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区、农业科普观光园和现代农业产业创业园,核心区科技创新转化、产业化发展等基础设施完善,企业70余家,形成了高端农业研、产、展、游都市农业亮点。示范和辐射区构筑起6处科技产业基地和4个基层园区,面积140余万亩,涵盖能源农业、粮食、蔬菜、林果花卉、食用菌等,年产值近50亿元。园区能源利用、循环经济、新品培育、科技研发、精品展示等功能已逐步发挥显现,覆盖全市的“1+N”园区科技创新体系已经形成。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为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柔性引进李文华院士、石元春院士、王光谦院士等专家教授参与园区科技创新,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大、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河南省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农大、青海大学、河南农大等高等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融合体系,成功创建国家、省、市科研平台25个,承担国家科技支撑、973、863、星火及省市项目70余项,项目聚集度高,研发投入充分,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快速提升。新增成果52项,发明专利21项,省级以上审定新品种12个,累计转化产品、技术120余项,推广500余万亩。积极探索国际科技合作,在中国驻奥地利使馆的大力支持下,与欧洲可再生能源中心达成科技合作协议,将生物能源产业纳入中欧合作计划。

  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中心、星创天地、科技孵化器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功能完善,应用“互联网+”搭建电商平台15个,有效发挥了科研、创新创业、服务等良好作用。以精准培训推动就业扶贫、创业扶贫和产业扶贫,累计帮扶3850户、1.2万贫困人口。示范区、辐射区新技术普及率均达95%以上。

  加快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支持园区与河南天冠集团建立能源产业合作同盟,构建了独特的“农作物秸秆→乙醇/沼气→发电→食用菌→有机肥→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以粮食产业为基础,拓展出能源农业、水生态保护等产业。

  粮食产业:配合全市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科技创新工程、高产创建工程、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农业机制创新工程,依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深圳衡达涌金种业集团和南阳市农作物新品种展示中心,推行“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经营模式,实现品种与技术创新结合,实现粮食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增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自主研发品种示范推广面积累计达500余万亩,为南阳粮食生产连续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能源农业产业:在能源生产前端,对大规模废弃秸秆消化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后端开展废物高值利用,催生有机肥、食用菌、无土栽培等新型产业,减少面源污染,将秸秆“吃干榨净”,十余万农民受益。下一步,园区将按照“国家先进生物质能源示范省”远景规划,在全省复制推广,为河南的环保和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水生态保护产业:以“生态大市、绿色南阳”为目标,突出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保护,开展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治理、生态修复、开发利用等技术研究,开发生态林木、花卉等种质资源,繁育推广种苗,形成立体化水源保护模式。其中研发和推广月季品种1200余种,从业人员10万余人,种植面积、产品出口、种苗生产均占全国总量80%以上;水源地生态保护植物“香根草”,替代栎木生产出的“香草香菇”更具经济价值,实现了生态和生产双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之路。当前,南阳正着力实施“推进优质水源和有机农产品同步进京计划”,园区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优势,保证农产品安全供给。

  都市农业产业:园区按照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要求,以服务城市发展为核心,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服务、农业科普教育为主要目标,打造以果蔬采摘、特色餐饮、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南阳近郊游都市农业观光园。

  围绕上述产业,园区建成了豫西南最大的植物组培快繁中心,全球首个3万吨级纤维乙醇生产线,世界最先进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工程,国内领先属间杂交技术的种业育繁推一体化项目和全国最大的月季种苗繁育基地。培育出了西峡食用菌和猕猴桃、新野蔬菜等一批国内知名品牌,实现了种子种苗繁育、农产品加工、物流贸易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以园区为载体的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链,已成为南阳现代农业的样板工程,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大亮点,绿色循环、工农一体的发展模式,成为农企合作的典范。

  建设成果鼓舞人心,发展前景催人奋进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集约、高效、绿色、可持续为方向,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现代种业支撑能力、国家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重点工程等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工程,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50平方公里绿色能源生态新区”建设规划,以能源农业产业为引领,着力发展壮大种子种苗、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科研和物流贸易等产业,通过园区这一纽带和核心,将工农联动的全循环产业链扩展到更大区域,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科技精准扶贫的同时,逐步将园区打造成工农互动/城乡融合发展平台、现代种业一体化创新平台、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现代都市农业模式培育基地,向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目标前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