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科技

日本资源弱为何还能成为农业强国?看这6大理由!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传统的地主制束缚了生产力的提升,因为农民辛苦劳作但享受不了果实,生产积极性限制了生产力的提升。

  战后进行的土地改革将耕地分配给农民,这极大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成为了日本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现在,农产品的高品质、农民生活质量的高水平、农村优美的田园风光以及村落文化的多样性,使日本在世界成功农业案例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日本农户从事生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追求质量。以稻米为例,一般每亩产量只有300~400千克,但所产大米无论在外观,还是在口感上都属上乘。

  日本农户除了使用有机肥,也使用化肥,不过,使用的是专用复合肥。作物品种不同,复合肥的配方也不同。

  从60年始,日本政府和农业企业就埋头搞起了黑科技,并在70年代末由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发明了利用煤灰制造世界首创的枸溶性硅酸钾肥料。

  而且,日本的每个农户都拥有所需的农机具,如收割机、喷药施肥机,以及土地起垅机、产品清洗包装机等。

  其具体做法是在水田上空飞行搭载了摄像头的无人机,对稻米的生长状况、用水、收货时期等进行紧密跟踪分析的精密式栽培,目前在日本7大区域的种植户参与了该项目。

  日本农户,无论种植何种作物,都能体现出精细农业的宗旨,将温室大棚里的农产品种植的像花卉展示盆景一样,可见日本农户的精细之处。

  同时,管理的精细化使得日本农业成了都市农业的显著代表,也将其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发挥到了极致。

  产品定位、销售渠道定位、产品差异化的价值、文化内涵的展现、营销手段的个性化,几乎家家都是可圈可点。

  更为重要的是,不管是日本的休闲观光型农场还是种植基地型农场,都是围绕一个核心产品去做深度挖掘,基于核心优势设计周边产品和服务体验,高度融合用户场景和消费心理。

  这也使得整个园区从品牌标识到景观设计到产品外观到服务项目都有了灵魂,贯穿始终,令人印象深刻,从而产生二次消费和高复购率。

  除了自己生产的几个品种外,其余生活所需的食品和农产品全都从市场上购买。这样既扩大了种养规模,获得了规模效益,又促进了农户与农户、农协与农协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繁荣了市场。

  山梨县作为日本农业生产率常居首位的大县。它是全日本日照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日本重要的水果生产地区,号称果树王国,葡萄、桃子和李子的产量居日本之首且品质最优。

  同时,山梨县也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圣地,富士山所在县,贵金属、宝石加工工艺发达,首饰加工业闻名全日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