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新兴科技

6种新兴军事技术或将改变未来战场

6种新兴军事技术或将改变未来战场

  日前,据美国海军研究所网站报道,美国会御用智库“国会研究服务部”发布报告《新兴军事技术:国会的背景和问题》,全面阐述了人工智能(AI)、自主化致命武器(LAWS)、高超音速武器、定向能武器、生物技术、量子技术等6种新兴军事技术在未来战场的潜在应用,及美国等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

  报告指出,目前,人工智能已被“美国及其竞争对手”广泛用于情报、监视、侦察、后勤、网络作战、指挥和控制,以及半自动和自动驾驶等军事用途。

  相比人力操作系统,AI系统反应速度更快、能处理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同时,AI技术开创了无人飞行器集群作战等新型作战理念。但是,AI系统也面临算法偏差等问题,可能被对手利用导致军事行动失败。近几年,AI在图片、音视频“深度造假”中的应用愈发令人关注,其可用于伪造新闻报道,干扰公众,开展“信息战”。

  报告介绍,美国国防部正在运营600多个AI项目,其对AI技术的公开投资从2016财年的6亿多美元增长到2020财年的9.27亿美元。根据《2019年国防授权法案》,美军建立联合人工智能中心(JAIC),加速AI技术的军事应用。2021年,美军仅对JAIC和代号“Maven”的智能图像处理项目的计划投资就高达8亿美元。

  报告介绍,对致命自主武器系统,国际上尚无公认的定义。美国国防部指令将其定义为“能够独立识别目标,并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使用机载武器攻击和摧毁目标的武器系统”。相比传统武器系统,LAWS能在通信不畅甚至被切断的情况下,依靠计算机算法和传感器区分敌对目标、做出交战决策、引导武器攻击。

  有专家认为,LAWS“允许武器更准确地打击军事目标,并降低附带损害或平民伤亡的风险”。也有分析人士认为,LAWS缺乏人工控制,面临黑客攻击、敌方操纵、软件错误等风险,可能导致更大数量的误击和平民伤亡。目前已有大约25个国家和100个非政府组织要求国际立法禁止研发LAWS。

  当前,尚无证据表明美国是否正在研究、或准备研究LAWS,但可以确定的是,美国没有禁止研究、部署或使用LAWS。

  报告提到,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正在研制高超音速武器。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先由火箭发射之后无动力滑翔飞向目标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二是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由高速发动机提供动力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高超音速武器不遵循抛物线弹道,可以飞行途中机动,增大对手防御难度。

  分析人士对高超音速武器的战略意义意见不一。部分专家认为,高超音速武器飞行速度快,压缩了对手的反应时间;但是,其不可预测的飞行路径,提高了打击目标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在冲突中发生误判或意外升级的风险。其他专家则认为,高超音速武器的战略影响微乎其微,因为弹道导弹也足以压制对手的反导系统。

  目前,美国防部正通过“常规快速打击计划”项目研发高超音速武器。2021年,美军计划投入32亿美元用于高超音速武器的相关研究,其中要在高超音速武器防御系统投入超过2亿美元。

  报告称,美国防部对定向能武器定义为使用集中的电磁能“将敌方设备、设施或人员丧失能力、损坏、致残或摧毁”。定向能武器可用于地面部队的近程防空,反无人机,反火箭弹、大炮和迫击炮等任务。理论上讲,与常规系统相比,定向能武器可以有效防御导弹齐射或无人机集群,也可用于助推段导弹拦截。

  美国从20世纪60年始研究定向能武器。目前,美陆军、海军、空军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都在进行反无人机定向能武器的研发项目。2021年,美海军和陆军分别计划部署功率为60千瓦和50千瓦的激光武器。美军希望在2022年推出能够拦截巡航导弹,功率达到300千瓦的激光武器。

  报告认为,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美事和国际安全都有显而易见的影响。据美国防部、国务院和国土安全部等机构评估,生物技术,如低成本的基因编辑工具,有改变或创造基因以“修饰”动植物和人类的可能,可用于提高(或降低)军事人员的作战能力,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扩散则加剧了威胁。同时,生物技术还可用于制造适应性伪装、隐身装置和更轻、更坚固、具有潜在自愈能力的防护装甲。

  目前,DARPA有许多专门用于军事医学、诊断和预测的生物技术项目,其开展的“安全基因计划”旨在“保护军方人员不受意外或故意滥用基因编辑技术的影响”。此外,美军还在开发新的生物基材料和传感器。另有报道认为,美国正在研究或曾经研究过使用生物技术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使其更强壮、更聪明、更有能力、更有耐力。

  报告指出,量子技术可对未来军事通信、加密和隐身技术产生重大影响。量子通信可以开发出美国无法拦截或解密的安全通信,量子计算可能允许敌方解密美国的敏感信息,量子雷达可以更精确地识别目标,量子传感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潜艇探测,使海洋更“透明”。但是,量子技术尚未成熟,其广泛应用需要在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量子技术应用评估工作组认为,量子传感、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是美军量子技术最有希望的应用领域。《2019年国防授权法案》更是要求美国防部制定量子技术的研究和投资计划,并在2020年12月31日前向国会提交一份美国及其他国家将量子技术用于军事用途的评估报告。目前,美军已经资助了一系列量子技术研究项目。(胡定坤)

  为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精神,鼓励航天科技和科普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航天科技爱好者参与航天科普创作,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国宇航学会现举办“我的太空梦”首届航天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

  9月28日,以“新征程”为主题的第七届全国老科技工作者日暨北京第十八届老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京启动,全国老科技工作者线上线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烧、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避免空腹接种;向门诊医生索要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并如实填写知情同意书;接种完毕,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

  黑土地被誉为我国“耕地中的大熊猫”,东北黑土地则被誉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但“黑土粮仓”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变薄”“变瘦”“变硬”最为突出。“把黑土地用好养好”,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

  9月29日,全国妇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妇联工作成果。据了解,党的以来,我国妇女事业正迈入妇女受益受惠更多、发展环境更为优化、发展水平跨越提升的黄金发展期。

  “在科研中,党员要做科技攻关的领头雁,勇挑重担,勇攀科技高峰!”作为国际无机合成、纳米科学及固态化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于吉红一直坚定不移地践行着科研人的初心和使命,深研科技前沿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修订后的环境保,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目的+环境保护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新平衡观+保护优先基本原则+若干制度+违法责任”的全新立法思路,“牵头”宣示并贯彻了生态文明理念。

  2022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29日以网上直播形式举行。6位科学家分获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3个奖项,每项奖金为120万美元。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指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努力形成全民崇尚节约的浓厚氛围。

  30年来,中国航天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使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基本建成,卫星通信广播服务能力稳步增强,探月工程“三步走”收官,“天问一号”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即将完成……这一系列的成就足以称得上举世瞩目。

  中国农科院以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为己任,聚焦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应对国家重大需求、投身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科技成就。

  党的以来,医疗机构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能力建设作为深化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全面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得到显著改善。

  该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完成,相关成果形成4篇学术文章,2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同期在线发表。“可以预见,‘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未来还将继续为解开有颌类起源的重重谜团做出持续贡献。

  “元宇宙”爆火后,“数字人”也随之进入公众视野。上个月,网龙网络公司宣布由数字人高管“唐钰”出任轮值CEO,以此全面推行“AI+管理”战略,在业界引发不小的轰动。

  作为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我还担任省科协防汛减灾科技志愿服务种植产业专家兼联络人,指导中牟、新乡、柘城等地开展灾后恢复生产。

  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我国科技事业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推进移风易俗是对农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切实回应。乡风民俗反映了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更是窥看地方发展、社情民情、时代风貌的窗口。

  其中,Angiopep-2多肽可以特异靶向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RP-1),而LRP-1在脑胶质瘤细胞和脑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均具有高表达水平。团队研究发现,双重靶向功能化外泌体能够提高药物治疗原位脑胶质瘤效率,显著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可有效延长小鼠的生存期。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新兴技术都有什么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