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文艺评论的“三气”

人工智能时代文艺评论的“三气”

  科技的飞速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与文化事业的演进模式。文艺产业在人工智能赋能之下,催生出了新的样貌、新的业态、新的场域,“人工智能+文化产业”的新格局已成雏形。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戏剧、网络影视、网络游戏、短视频、弹幕、电竞……正如智能技术本身的日新月异,与之关联的网络文艺的更迭更是变幻多端。文艺评论如何适合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如何在更深更广的层面去“破而后立,晓瑜新生”?其要旨在于“关注新变,促进协变,警惕异变”,真正实现“三气”:气场强大,气度非凡,气韵灵动。

  从学理思考的角度来探索,中国传统的文艺评论通常包含以“善”为核心的“载道”“教化”和以“美”为核心的“修身”“怡情”,以及以“真”为核心的“求真”“求变”。追求和弘扬“”是文艺的永恒价值,也是中国文艺评论延续至今的学理传统和现实需求,这一主导思路理应引领文艺创作与评论,从因文化生态而发生整体动荡演变为趋向于因技术更新带来的多元共生状态。以此为境遇和前设,面对人工智能的强势浸透,文艺评论应当彰显强大的气场,凸显“三个作为”,不回避、不露怯、不缺位,起到引领、统摄和感召的作用。

  首先,主体作为。现有的各类文艺评论相关管理机构和团体,更多的职责与使命是针对传统的文艺样式,进行系统性的知识建构和逻辑推演。近年来,面向新的文艺产品,管理部门扩容、转向的态势渐趋鲜明,管理职能也有所延伸,但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导致的结果是,对于网生代文艺品类的关注多,研究少;批评多,引导少。同样,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艺类刊物几乎全部定位为传统文艺研究,鲜少专属新生文艺评论的刊物,而在传统刊物中,又鲜少专属新生文艺评论的栏目。因此,文艺评论总体性、一元化的局面亟待转换和塑形。

  其次,主动作为。与新生文艺样式紧密相关的知识、科学、理论层面的话语体系建构,统摄和引领着相关文艺评论的基础生成与范式转移,前者一经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格局,后者方能开启“知识型”的归纳与梳理。理论语境的“作为”,是文艺评论进行建构性反思的基石。

  第三,主力作为。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催生的文艺新模式,已有不少主流学者从宏大的审美、伦理、技术与艺术融汇等角度进行理论探讨,但其规模和数量相当有限,其传播效力与创作传播一线尚且有一定的距离。这些重要的、颠覆性的评论完全无法达成“指引”的功效,因而活跃在网络文艺评论现场的都是自发出现的原生态群体,正如伊格尔顿所言:“如果理论意味着对我们指导性建设进行一番顺理成章的思索,那么它还是一如既往地不可或缺。”

  作为创作背后的思想支撑,文艺评论须从外缘的变化影响与内在的审美里路进行共同阐释,方能抵达规律性的、共通性的隐秘核心。这就需要评论从比较的立场出发,脱离一味的批判与排斥,更要摆脱“传统即是高雅”的固有思维以及既有文艺理念的逻辑折射,以全新的视角、兼容并收的心态,客观面对新媒体技术不断突破带来的变形与改造,厘清人机协作的优势与弊端,以坚守文艺创作的初心和情怀,关注与重审网络文艺的旨趣及其跨文化、跨学科、跨媒介所产生的新的可能。这也需要从三个环节真正做到“有为”。

  首先,理论有为。无论是中国古典文论,还是西方无论,数千年的文艺理论作为一套整全的系列理论,为文艺评论的勃兴与繁荣提供了成熟的话语体系。然而这一体系是否适宜于新技术下的创作个案或集体现象,是一个有待勘测的话题。事实上,不管这一思想装置可否嵌入新的创作事实,对其进行研究与深入探索并形成新的研究路径、取得新的系统性理论成果,都是至关紧要的。

  其次,形式有为。在主流的评论介入以前,伴随着技术的更迭,网络文艺已经产生了层出不穷的评论。相比传统的文艺评论而言,这些新生的评论具有形式多变、灵活多样的特质,例如网易云、豆瓣、弹幕等。面对初具规模的网络评论场域,秉持守正创新的理论立场和价值判断去兼容并建构新的评论世界,是亟待完成的重要使命,但确立面向现实与未来的“应然”路径,适宜顺势而为,涵纳已有的评论形式,探寻超越“形式”这一单一命题背后的文艺产品属性。

  第四,传播有为。由于技术的强势入侵,网络文艺的传播效力远远超过传统文艺有限的文本传播方式,这也是传统文艺评论无法在短时期迅速覆盖网络文艺的因素之一。澄清网络文艺评论是民间文艺或是旁门左道的误解,凸显网络文艺评论中具有理性的洞见,严谨精准地把握与辨析瞬息万变的网络文艺,已经迫在眉睫。正因如此,应通过技术手段的助推,让文艺评论在传播方式上取得较大的突破,实现有效的传播,这也是尽早引申形成完整文艺评论体系的手段之一。

  动辄受众超过百万的弹幕、豆瓣评论中,不乏对传统文艺评论的模仿和致敬之作,囿于短小的篇幅与随意性、碎片化的传播形式,难以与传统文艺评论连接起来。借力网络文艺评论的规范效应,以传统文艺评论深厚的理底、精雕细刻的研究范式,双向合力,营造出“余韵绕梁”的评论效果,在网络文艺评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方能实现引领创作的终极目标。这就需要从三个方面“勤为”。

  首先,数量勤为——相比高门槛的传统文艺评论而言,网络文艺评论俯首皆是、处处开花,其结果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作为创作的引领者与反思者,无论评论的效应是寂寞,还是热闹,基本的数量必须有所保障,以数量形成规模,提供富有启发性的思考。

  其次,质量勤为——以自然状态“野蛮”生长的网络文艺评论,大多篇幅极简,缺乏规范性,可谓处于此种评论萌发的初级阶段,亟待高质量的评论样式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当然,就文艺评论而言,鼓噪与批评理应兼而有之,不可有失偏颇。评论应有的朝气锐气清气,都应伴随各类文艺创作的创新,尤其是新媒体介质下的文艺品种,尤其需要高品质的评论对其发展图景做出有益的探究。

  第三,体量勤为——随着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文艺评论本身的定义、范畴、意义以及与其他文艺理论的融合与界分等问题都需要独特的阐释和探索。文艺评论需要一种不断扩大关照对象和表达能力的功能,才能满足文艺随着技术变革已经存在的无数可能性的探究需求。这种需求是全方位、多样化的,正如各种文艺门类所具有的丰富性。与文艺创作扶持相对应,文艺评论同样需要内外机制的有机结合,认同并引导文艺的存在方式、模式与表达方式,前提是各级管理部门、各类社会资源对于文艺评论的大力扶持,促进体量的形成和提升,让文艺评论呈现出更大的可能状态和表达的可能性,以及最佳“情态”,即样式、程式与样态。

  《文心雕龙》中有言,文艺评论的重头戏在于“比较作品之长短,作家之同异,知人之事也。”对于固有的文艺样式,评论成果堪称精湛,然而面对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文艺创作正在或即将营造出的“可能世界”,评论尚需打破已有媒介的疆域,开拓新的理论视野,以适合文艺作品本身的无限创造性、可变性和自我扩展性。(骆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人工智能豆瓣影评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