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人工智能

米吴科学实验小视频(米吴科学实验是真的吗)

米吴科学实验小视频(米吴科学实验是真的吗)

 

辣条的油滴纸上了,怎么办?

炎炎夏季,不需要外出的人自然选择待在自家空调房里度夏。不过,对于孩子来说,夏季吹空调,要当心诱发哮喘发作。

只见这不科学啊的视频主人公米吴先将84消毒液和洗洁精以1:3的比例混合,蘸取后涂在油污上,再进行一系列操作后,就将油污轻松去除了。

这不科学啊还在评论区贴心附上解释:84消毒液是碱性的,有利于促进油脂从纸纤维中溶解出来,此外84消毒液也能将油脂中的色素漂白,使纸张恢复成白色。

据这不科学啊账号负责人吴未介绍,这条视频在抖音有超7000万的播放量,全网总播放量过亿。

在过去的3年中,这不科学啊分享了众多生活气息十足的科学小实验,包括判断鸡蛋放置时长的方法、洗掉衣服上墨水以及去掉黏在衣服上的口香糖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小妙招都有对应的科学原理,网友看完视频后不仅能学会技巧,还能学到一些知识。

结合新榜旗下数据工具和吴未介绍,刚刚过去的这个3月,这不科学啊全网涨粉约88万,其中抖音34万,快手29万,小红书近15万,视频号10万,目前全网粉丝量近2400万。

科研公司匹配科普号,近半数粉丝为家长粉

吴未介绍,2019年之前,公司主要以互联网开发和科教玩具销售为主。

(当时)团队其实没有会做抖音的人,我们也不会做短视频,他说,我们的同事都是程序员,剪辑都是后来学的,做得也比较粗糙,就觉得自己可以先玩一玩看,没寄予什么厚望。

没想到,这不科学啊的视频一经发出,就吸引了极大的关注度。

在2019年创号初期他们就已经决定:账号的主要目标受众是6-15岁的青少年,做小学、初中知识范围的科学科普,初心是给更多的孩子带去科学启蒙,传递科学精神。

这样的设定吸引了一大批家长粉,新抖数据显示,该账号31-40岁的粉丝居多,占45.18%,其次是18岁以下(17.19%)和41-50岁(15.33%)的粉丝。

吴未聊道,一两年前账号的男粉较多,现在数据的天平已经渐渐倾向女性了,究其原因,大概是宝妈之间相互推荐,引发了连锁反应。

这不科学啊的视频结构简洁明了,让人一看就会,还能复刻视频中的做法。拆解一下,就是问题+解答过程+结果,像是一道标准的数学题答题过程。出镜演员基本就是欧K(扮演提问者)和米吴(扮演问题解答者)。

在一条名为薯片的小妙招的视频中,欧K先后提问有夹子吗?我的薯片没吃完和那已经受潮的薯片怎么办呢,从而引出米吴的解决方法:只见米吴先是通过折叠的巧思让薯片在不用夹子的情况下也能密封,再在碗底垫上了一层纸,把薯片齐刷刷倒入碗里,微波炉开中低火烤3-5分钟,叮的一声,比之前更香更脆的薯片就做好了。

到现在,账号视频有了成熟的制作方式,参与人员也逐渐稳定:共6-8人服务于该账号,包括大学教授、短视频编导、视频制作人员和出镜演员等。公司也在少儿科学教育方向设立了大约40人的团队,视频中还会有一些其他部门的同事串场,例如几乎每期都会出现的欧K就是一名程序员。

他们会将视频分发到全网10个左右的平台,抖音、快手、视频号和小红书是主要阵地,且账号视频的完播率能达到45%以上。

账号运营人员娜娜介绍,这四个平台的运营规则略有差异,抖音和快手注重完播率和互动率,小红书更重视封面和标题的露出,而由于视频号建立在微信的私域体系下,更看重视频的分享情况,所以在平台的算法逻辑下,分享率的权重较高。

实验难,耗时久,优先考虑普适性的科普号

虽然账号涉及的科学实验并不难,但吴未还是更青睐理工科背景的人才。比如在有科学认知的情况下,再去转行做编导的人。

撷取外部噪音的麦克风在耳机的外侧,这样的设计让麦克风会较快撷取到外部音,使其有更多时间产生抗噪音来降低高达1-2KHz的高频噪音。主动式降噪耳机安全吗?就听力而言,它是有保护的效果。

他们会根据小学、初高中水平的科学实验和生活中人们常接触到的物品进行创作。往往先选定一个实验,团队再探讨实验的具体情况和优化方式。为了锁定目标受众,他们会在寒暑假、国庆假期期间提升更新频率,并加上寒假充电计划等话题标签。

不过,团队也会遇到一些瓶颈时刻,例如拍摄视频中最难的一步——实验。

吴未说:我们毕竟是少儿科普,重点在于‘普’。实验的要求是‘可复制’或‘易模仿’,你不能经常做很炫酷,但别人没法模仿的东西。而且要保证所有的效果都是真实的,这其实是需要花大量时间的,绝不能靠剪辑或PS达成效果。

一条几十秒的短视频,他们至少要花4-5天才能完成。在一个名为前方高能!-196℃的液氮遇到100℃的沸水,会发生什么?的视频中,米吴一连做了3个实验,包括将香蕉放进液氮、将电子产品放入液氮和将开水倒入液氮,观察效果。

实验中,原本柔软的香蕉像是成了塑料玩具,变得又硬又脆,电子产品也因温度太低(注:液氮的沸点是零下196℃)而自动关机了。最后,米吴小心翼翼地把开水倒入液氮中,瞬间就炸出了茫茫白雾。

一连串的实验需要多次实验进行复现,联动不同的拍摄场地、道具进行拍摄,还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实验效果,一来一回,制作的时长就这么被拉长了。

吴未也和同事探讨过涨粉天花板的问题。

有不少人觉得我们账号能做到1500万粉丝已经不容易了。像饮食账号起号其实挺快的,因为它真的是大众化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连接的东西,但是像我们这种定向的少儿科普,它(的受众)没有那么大的量。

但账号粉丝量早已突破了1500万大关,如今的他比三年前更坚定些:接下来打出去,应该能做到两三千万抖音粉丝的量。

这不科学啊78%的视频都在30秒-60秒之间。吴未表示,他们并没有特意去控制时长,这个时长已足以清楚表达实验过程,且考虑到工作量的问题,团队产出的视频都落在了这一时长区间。

点击图片进入新抖,查看更多

这一基于工作量的考量恰恰与短视频风潮相符,账号内容也收到了众多粉丝的喜爱。据介绍,截至目前,账号集均播放量超2000万,集均互动量将近50万次。

多种形式出圈,将科普做深做透

这不科学啊的广告价格在一条10万-30万之间,不过,团队并没有太主动地寻求广告机会,用吴未的话说,就是像一个小岛。有品牌方顺着商务的联系方式找来,他们也会进行多维度的筛选。

总体而言,账号合作的品牌均优先考虑品牌广告,追求品牌知名度大于带货量,例如曾与其合作的安踏、沃尔沃、飞利浦等。

目前团队也已与中信出版社达成合作,共同制作一套科普漫画书籍,丛书一套6本,预计六七月份问世。同时,团队将会持续通过视频、动画、图书、音频、课程、玩具等多种形式,渗透到少儿科普领域。

将广告与实验结合的这不科学啊

他们欢迎同类型账号号主的沟通,也愿意邀请其他博主串场。随着账号的发展,吴未还在考虑孵化更多的少儿科普账号及角色,例如老师、虚拟人物,减少账号对单一出镜角色的依赖。毕竟我们是做少儿科普,大人的形象和内容没有那么搭,所以我们会用谷歌的动作绑定技术做一个虚拟形象出来,可能过一两个月就会开始用。

目前以这不科学啊主角米吴为原型的IP科学少年米吴正在孵化中,账号也亟待蝶变。

光波炉是微波炉的升级版,即“光波微波炉”,也就是带有光波功能的微波炉。光波炉可以光波和微波双重高效加热(前提是启动光波+微波同时加热的功能),加热效率更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