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络科技  互联网+

上市三天市值缩水近 37 亿,科创板这只网络安全新股怎么了?

近年来,数字安全、云安全、移动安全等领域迎来发展机遇,多种网络安全技术不断升级、网络安全厂商不断发展,我国网络安全市场已经由软硬件为主导的产品向服务化产品转型,并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网络安全智能化程度加深。

在产业政策促进网络安全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企业业务发展、个人隐私保护层面对于网络安全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

在此背景下,A 股网络安全板块近日又添生力军。2 月 9 日,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厂商亚信安全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发行价为 30.51 元。上市当天,亚信安全大涨 27.53%,一时风光无两,不过在之后的两天里,这只新股就接连下跌,目前股价回落至 29.7 元。

1. 身份与数字信任是现金牛营收有核心技术产品支撑

随着中国网络安全企业的技术提升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中达到了 23.6% 的年复合增长率,从 2015 年的 209.6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489.2 亿元。随着政策法规监管、新兴技术推进和全球网络威胁形势发展,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将进一步发展,预计将在 2024 年达到 1,124.1 亿元的规模,2020 年至 2024 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0.6%。

目前,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以硬件为主,2019 年占比达到 54.4%,其后为服务(28.5%)和软件(17.1%)。从下游应用行业来看,政府(23.7%)、电信行业(15.0%)和金融行业(14.4%)是最大的三个领域。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

目前,亚信安全的产品以软件为主,服务的客群以电信运营商为主,也同时覆盖金融、政府、制造业、医疗、能源、交通等行业领域。

招股书显示,数字信任及身份安全、端点安全、云网边安全、网络安全等四大产品服务体系构成了亚信安全的主营业务。其中,数字信任及身份安全产品体系收入占比最高,且这一产品体系下的互联网接入认证系统、统一身份认证与访问管理系统、上网日志留存及数据分析系统、大数据安全管控系统的营收均呈增长态势。

根据 Frost&Sullivan 研究报告,2019 年亚信安全在中国网络安全软件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在中国网络安全电信行业细分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在中国身份和数字信任软件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在中国终端安全软件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二。在 IDC 发布的 2019 年下半年及 2020 年下半年中国 IT 安全软件市场跟踪报告中,公司 2019 年和 2020 年中国身份和数字信任软件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中国终端安全软件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二。

公司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已掌握了终端安全、身份安全、云安全、大数据安全分析、高级威胁治理、威胁情报等领域的重要核心技术,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

2018 年~2021 年上半年,亚信安全的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分别为 78,413.50 万元、97,644.17 万元、109,198.85 万元和 41,524.94 万元,在当期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均达 85% 以上。

2. 研发投入低于国内平均水平细分市场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企业

2020 年,亚信安全营收为 12.8 亿元,净利润为 1.7 亿元。2018 年~2021 年上半年各报告期内,亚信安全研发费用分别为 0.93 亿元、1.4 亿元、1.6 亿万元和 0.98 亿元,期间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10.64%、13.14%、12.72% 和 20.10%。

与深信服、奇安信、安恒信息、北信源、吉大正元、美亚柏科等同行业 A 股公司相比,亚信安全的营收、利润、市值都处于中等水平;其研发投入在当期营收中的占比处于行业下游。

数据来源:亚信安全招股书、东方财富

此外,在身份和数字信任、终端安全、SAIRO(安全分析,情报,响应和编排)等细分市场,亚信安全的业务营收、利润与 Okta、Symantec、McAfee、Splunk 等境外相关企业存在明显差距。

数据来源:亚信安全招股书

从技术特点和技术水平的角度分析,亚信安全与国外竞争对手的主要区别如下:

在身份和数字信任市场,国外竞争对手的身份安全产品已开始广泛使用零信任技术架构,并在 AI 技术和身份即服务(IDaaS)技术模式上有大量积累和实践;亚信安全在上述技术领域上尚处于起步或提升阶段。

在终端安全市场,亚信安全与国外竞争对手的终端安全产品使用的主流技术类似,但国外竞争对手在恶意程序代码特征和威胁情报数据积累更加丰富,威胁检测与相应和产品联动能力更为成熟,基于云端平台和部署轻量级代理的产品在弹性、灵活性、数据接入处理能力、降低资源占用、威胁情报收集和处理方面更为优秀。

在安全分析、情报、响应和编排市场,国外主要竞争对手产品基于强大的深度学习能力,结合威胁情报和对行为数据的深度分析,在威胁检测方面的效率更高,能有效缩短检测时间和降低误报数量;针对不同威胁场景积累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更丰富,在安全编排自动化与响应方面自动化水平更高,能有效降低对人工的依赖。亚信安全产品在深度学习能力、威胁场景应对方案积累、自动化编排响应能力方面与国外竞争对手还存在一定差距。

3. 客户集中度较高电信运营商贡献六成收入

招股书显示,亚信安全的客户集中风险较高。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75.12%、82.77%、80.89% 和 78.58%。其中第一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2.1 亿元、4.0 亿元、4.6 亿元和 1.8 亿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23.88%、37.40%、36.38% 和 37.05%。

上文还提及,亚信安全在中国网络安全电信行业细分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招股书显示,2018 年~2020 年上半年,亚信安全各报告期内来自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及其成员企业的收入分别为 5.7 亿元、7.4 亿元、8.5 亿元和 2.8 亿元,在当期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 65.44%、68.29%、66.93% 和 58.40%。

近年来,信息化投资加大、安全威胁加剧、网络安全监管趋严等因素驱动电信运营商客户的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需求工信部数据显示,2016 至 2019 年中国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呈增长趋势,2020 年,通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072 亿元,同比增长 11%。同时,针对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攻击和安全威胁不断加剧,《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2.0 等政策法规也对电信运营商在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 Frost&Sullivan 研究报告,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电信板块的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29.1 亿元快速增长至 2019 年的 73.4 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 26.0%。

如若之后,电信网络安全领域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对行业头部公司亚信安全无疑是个利好。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头部运营商收入规模发生波动,其对于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有可能下降,进而影响亚信安全的收入增长。据了解,2015 年~2019 年,三大运营商就曾不时出现收入增长下降、盈利能力下滑乃至负增长的情况。

不过在数字经济时代,电信运营商也有望通过自身多重独特优势发展产业数字化业务,扭转其在消费互联网时代被管道化的局面。通过向政企客户提供多样化、定制化、全面化的数字化转型综合解决方案来增加收入、提升盈利能力,以政企业务的快速增长弥补其在数据流量业务中的失利。

002417股票 http://www.xinzhiliao.com/bj/meirong/2213.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