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永远的背影——范长江纪念馆考察记,  7月14日早晨八点半的内江被淅淅沥沥的小雨着科技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新闻

【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永远的背影——范长江纪念馆考察记

  7月14日早晨八点半的内江被淅淅沥沥的小雨着。“重走中国西北角”——成兰纪行小分队一行25人驱车赶往范长江纪念馆考察。遥想82年前的今天,年仅26岁的范长江也是在这样的蒙蒙细雨中了他的中国西北之行。

  须臾,大巴车已停在纪念馆门前。在朦胧的烟雨中,原本就十分肃穆的园林更是增添了几分寂静,正门前范长江为鲁迅先生题写的“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此时也显得更为苍劲有力。在我看来,这句话恰恰是范长江及其记者生涯的真实写照。园内象征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范长江新闻林”,池中田田的荷叶,无不展现着这位中国新闻事业开拓者的与品格。

  范长江文化墙的设计思想是一摞摞的结合,黑色代表着油墨,点亮的内容为范长江新闻思想的摘录。魏依 凡摄

  范长江出生于一个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的年代。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层出不穷,民族危机日益加深,青年时期的范长江立志要报效祖国。18岁开始,范长江先后求学于中法大学、中央学校和大学,试图寻找医治中国、振兴中国的良方。在认清大学教育无决国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之后,范长江毅然放弃求学,投身民族危亡与国家危难的最前线。他坚毅的背影,奔赴在抗战的上。

  自此,范长江迈进新闻事业的大门。在全民抗战风潮日益高涨,而蒋介石消极抗日的社会背景下,他为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担忧。他期望自己能像鲁迅先生一样,通过自己的如椽巨笔,反映时代、寻求民族出。为了解中国社会的客观现状,他以《大公报》特派记者的身份到中国的西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这个神秘的中国“大后方”的社会现实。这一千山万水,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考察又谈何容易!10个月在刀刃上走过,他写就的大量通讯报道和实地考察资料,成为国人了解西北的一扇窗口。他的背影,行进在新闻事业的上。

  1937年2月9日,范长江到达延安,在他工作的窑洞里会见了范长江,两人彻夜长谈。魏依凡 摄

  范长江作为国统区第一位新闻记者到达延安。在与的彻夜促膝长谈中,他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国,认清了只有中国才能够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被被的命运。从此,他坚定了自己后半生的决心。中华人民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社社长、中国科协副兼党组等重要职务,但他依然不忘初心,保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和艰苦朴素的生活。即便在“”时期的和下,他仍然至死保持着讲真话、说实话的一贯作风。他的背影,坚守在国家复兴的上。

  古语云:“薪尽火传”。克己奉公、与时俱进、已俨然成为滚滚的长江,成为国家、民族之魂。如今,到范长江纪念馆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范长江新闻获者、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纪念馆周边的村民以及慕名而来的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此沐浴着长江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管:委网信办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