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科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1年第1期目录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1年第1期目录

  有人说当代世界变化最基本的背景是全球化。然而,全球化是与金融化同时发生的,或者说二者是互相交织和互相促进的。对于当今世界上发生的很多重大社会经济变化来说,金融化才是最重要的背景,因为金融化是对当代世界影响最重大的进程和动态。因此,金融化应当成为中国深化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主题。收入本期《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金融化”专刊的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外金融化研究的一些前沿成果。

  梁光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编审,长期从事国外社会科学的翻译与研究工作,发表过多篇有关全球性问题和全球化研究的论文和《全球化:社会理论与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资本主义全球化及其替代方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等译著。Email:

  内容提要:伴随着世界金融体系日益交织和金融市场扩张,越来越多的货物、活动和服务被纳入金融交易和金融系统,近些年来出现经济金融化向社会金融化的重大转变。金融的逻辑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人们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底层逻辑,金融化议题越来越引起经济学之外的社会科学家的重视。本文追溯了马克思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金融化的概念定义、测量指标及经济与社会后果分析的主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过去十年以经济社会学等学科的金融化研究脉络,以及当下新兴的金融市场实践,从社会学视角和中国发展经验方面对未来的金融化研究路径和课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艾云,北京大学法学(社会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金融与财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经济与组织社会学、金融与财政社会学,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社会学评论》、 The China Quarterly 等杂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最新成果有《分布式网络、复杂性与金融风险治理》、 Institutional Logics and Practice of the Evolution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s (合著,Springer Press,2020)等。Email:

  向静林,北京大学法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经济与组织社会学、技术社会学与社会治理。近期出版的著作有《地方金融治理的制度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牛津金融社会学手册》(合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span>

  内容提要:“金融化、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是欧盟近年来开展的一个多学科研究项目,目的是在多个社会科学学科之间形成联合和合力,了解如何吸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让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和环境需要服务。该项目将多所一流大学的专家和专业知识汇聚到一起,对金融如何影响我们周围的世界提出了崭新的看法。项目考察了“金融化”的定义,分析了当今金融化时代的特征。在思考经济学关于货币、金融的理论基础上,试图理解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和具体来说2008年的危机,解释危机生成的原因,分析其后果。为了研究金融化对各国金融系统的影响,项目对多个国家的金融系统进行研究,产生了关于众多国别金融系统的研究报告。此外,还对金融化之下各国金融部门的变化作了深入研究。监管、减少监管与金融自由化也是该项目探讨的重要主题,重点关注金融化时代的减少监管和金融自由化的经验及其与金融危机发生的联系。

  内容提要:欧盟“金融化、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当中涉及“金融化与发展”主题的研究指出,大致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当今金融化时代,是与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同时发生的。经过40多年,金融化已经成为一种近乎全球性的现象,世界上很少有国家不出现金融部门的经济、社会和重要性增大的情况。即便不是在所有国家,也是大多数国家都在发生着这种意义上的金融化过程。而且,从当前的金融化时代一开始,各国的条件就不相同,金融化的速度和结构也不相同。长期以来,金融化就一直在资本主义国家当中发生,这些进程在西欧和北美工业化资本主义国家中得到了最强有力的确立。但是,金融化并不是在有着同样经济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国家之间发生的。欧盟项目提出的“依赖性金融化”概念,总结了发展中经济体或新兴经济体金融化的关键特征。其中,包括若干国别和地区经验的研究,以及对中国等四个大型新兴经济体未来前景的分析。

  王福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研究兴趣为全球化、国外社会主义运动,著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等。Email: wa

  内容提要:“日常生活金融化”的研究被列为金融化研究的三种主要路径之一。欧盟 “金融化、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于“日常生活的金融化”或者说社会金融化的研究,即考察金融化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社会福祉的影响。该项目有关金融化与物质文化的讨论,指出这种文化是金融化时代的风气和精神面貌。其次,家庭债务的兴起,通常被视为过去几十年金融化进程的特征之一,与金融危机的生成有关。金融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家庭债务的急剧增长。该项目对家庭债务的增长及其与不平等的关系作了研究。其中重点是有关金融部门和福祉的实证研究。在有关社会福祉这一重要主题上,该项目重点研究了金融化与养老金的关系,以及金融化对其他社会服务提供的影响,比如对住房和供水的关注。此外,该项目还进行了一些案例研究,包括一份涉及金融化与福祉的顶层设计性质的政策报告并提出“去金融化”的建议。

  何健,社会学博士,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理论、发展社会学、组织与社区研究等。曾主持或参与的研究课题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适应与包容:城乡统筹背景下的边缘社区研究”等。主要研究成果:《帕森斯社会理论的时间维度》,《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2期;《社会的社会:卢曼的压卷之作》(译文),《社会理论》第5辑;等等。Email:

  内容提要:欧盟“金融化、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从环境可持续性的观点研究金融化与可持续性的关系,其关注的焦点是现有能源体系的不可持续性、向低碳经济快速过渡的必要性和建成环境的金融化等主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一些研究成果:(1)几个至关重要的方问题;(2)对基于流行碳燃料用法的现有能源体系不可持续性的分析,重点关注向低碳经济快速过渡的紧迫性;(3)对金融工具为推动和促进向低碳经济过渡所能发挥的作用的分析,以及就不断增长的能源衍生产品交易对可持续性的意义进行调研的结果;(4)关于如何让物质和能源社会生态流动的“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摆脱金钱的研究的结论;(5)对建成环境的金融化与城市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的研究;(6)探讨金融化的经济中不断增多的影响环境政策的问题,以及从前述分析中得出的主要政策启示。

  刘悦,世界史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现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国际合作部主任、研究员,长期关注城镇化、世界能源和发展可持续性等问题的研究。Email: .cn

  内容提要:当前的金融化研究文献出现了一系列主题、议题和关键争论。学者们试图确定信息技术如何在金融市场和金融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方来说,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还需要在金融化研究当中作出更多的澄清,这种研究有时候将结果视为政策决定或技术变革的直接产物。至关重要的是,要将金融化作为一种需要更细致定义、通过学科整合来破解的现象。将金融化输入信息技术研究领域,需要形成某种至关重要的意识,即意识到该领域的各种元理论假设。信息技术研究者要承认,选择相关研究问题以及用来回答问题的方法及对研究结果的解释,是受到心照不宣的范式假设影响的。这些研究者试图通过改编吉布森·布里尔(Gibson Burrell)和加瑞思·摩根(Gareth Morgan)1979年分析技术发展的范式分解矩阵,为将金融化研究与信息技术研究连接在一起提供认识论基础。

  内容提要:不久前,《理论、文化与社会》以“全球化之后的精英和权力”为主题发表了一期专刊,主张围绕一个新的研究议程来重新启动精英研究,这种议程可以利用当今社会科学的多样性。专刊编者认为,这是从学术上开展精英研究的大好时机。他们从回顾最初的精英研究项目和韦伯式问题入手,这种问题曾经启发著名精英研究学者米歇尔斯和米尔斯的研究。这两人在20世纪10年代和50年代的共同参照点是大众制度,两人都试图回答制度如何因为大众型政党的官僚体系或一种权力三角关系而遭遇挫折的问题。该专刊编者建议,往后的研究应从对米歇尔斯和米尔斯论证其观点时做出的假设(这些假设通常引起争议,或者说已经过时)进行明确的反思入手。他们试图说明为何金融化是重启精英研究的关键。这是因为,从经济上说,金融化是财富和收入向上转移的关键,而从知识上说,金融化这个问题也足够宽广,可以作为不同视角的参照点。由此,对金融化的理解需要进行协作,并提出一些具体的研究节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科学期刊中文版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