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探索

大变局下探索中国国际传播路径

大变局下探索中国国际传播路径

  (记者 李想)5月14日至15日,2022中国故事国际传播高峰论坛以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同时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联合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和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办。专家学者就在新时期如何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展开讨论。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校长许晓东表示,华中科技大学在2019年与中国外文局共建了全国第一家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机构——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逐步探索出一条机构创新、研究创新、路径创新的中国故事创新研究之路。新时代高校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遵循,培养学术自觉、学术自信、国际视野和比较眼光,引领全民参与讲好中国故事的社会风尚。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表示,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主线清晰明确,素材丰富多彩,人物立体丰满,情节扣人心弦。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挑战。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强化中国故事讲述的国际性,二要提高中国故事传播的精准性,三要丰富中国故事内涵的文化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在致辞中表示,研究机构、学术机构和实践机构的有机结合是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不二法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研究者要从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出发,建构起吸收过去、面向未来、向世界开放的“三大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从国际新闻体系构建的角度出发,认为国际新闻传播的知识体系的创新,离不开两个支点:一是问题导向,立足中国大地,发现中国问题;二是实践维度,立足中国实践,寻找中国答案。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教授认为,我们一方面要以中国文化精髓来构建新的国际传播秩序理论,彰显中国在国际传播秩序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中国自己的全球化超级平台的建设,吸引更多主体加入平台来实践新传播秩序的价值追求,从而形成与既有西方霸权主义传播秩序的竞争。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毓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交往理论提醒我们,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对抗,甚至是战争。中华民族文明向外传播时应该以更加理性、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化解和融合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相互竞争。

  胡正荣在主旨发言中强调,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之一是要发掘、提炼、传播中国故事中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从而突出中国故事的当代性,普遍性,便于国际传播用户共时空,共情,共理。

  暨南大学林如鹏从华人华侨的角度出发,认为华侨华人是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主流社会认识、理解中国的重要力量,是中国故事在海外最好的传播者与诠释者。他们作为“双文化人”,行走在中国与所在国文化互鉴、民心相通的道路上,为促进中华文化和中国声音在海外落地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者、参与者与建设者,是一股值得依赖和团结的力量。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在“一国一策”的国际传播实践中,我们需要围绕人类共同价值观展现中国人民昂扬鲜活的姿态与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进行“编码”,注重换位思考、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也是一个克服偏见,求同存异的过程。在新技术不断发展应用、“Z世代”的声音日益融入主流的今天,一成不变、僵化死板的传播文本和方式必然会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引起“水土不服”,招致误解和反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认为,面对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现实需求,以“借船出海”为代表的合作传播实践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依托。中国学界和业界长期以来较为关注中国媒体的合作意愿、合作形式与合作效果,对参与合作的外国媒体关注度稍显不足。中国媒体可以遵循一种共情式的合作传播模式,即以对其他国家媒体和人民的深层次共情为传播动机、在合作传播过程中注重与合作媒体的共商共享、注重倾听国际受众反馈并适时给予共情回应。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宁认为,中国好故事的写作是基于故事理论、对现实生活素材的有序设计和编织。我们既需要习得基本的故事原理和文学知识,学会构建一个扎实的故事框架,也要脚踏实地地接触社会日常生活,发现生活中生动的人物、场景、关系和因果,像编织花篮一样把它们一点一点交织、编撰起来。要善于通过大小情节和情节反转来制造,给故事的读者以意外和惊喜,更要学会留下一个令人难忘而又萦绕脑中玩味不已的结局,让好故事成为鼓舞社会、传播的最好载体。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晓程指出,新时代的边疆对外传播应以“两个共同体”思想为指导,坚持内外联动,全面整合边疆在地话语、官方政策话语、媒体报道话语、公共外交话语、国际竞合话语五大话语体系,实施双向沟通、多元对话、和合共生的对外传播战略,为边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实践。其中包括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此外,通过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媒介把中国故事推送到海外同样是实践路径中的重要因素。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陈昌凤认为,智能技术正在改变“讲故事”,算法技术正在激发创新,包括讲故事的创新。国际媒体正在运用智能算法技术全面革新生产与运营模式,而不只是进行个性化推荐。获得2021年欧洲广播联盟技术创新奖的瑞典广播电台,英国广播电视台都在运用复杂的算法进行深层的个性化运营;她还结合《连线》杂志、《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的创作案例,介绍了算法技术在改善叙事模式、提升传播效果方面的做法。算法正在助益决策“讲故事”的内容生产及其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新闻学院院长隋岩为讲好中国故事总结了三个关键词:一是同构。语境在变化,能指与所指间既有多变性,也有唯一性,变与不变暗含着价值判断。二是含指项,即将不同符号并置在一起形成意义的移植。三是元语言,虽然部分不等于整体,但可以代表整体,要善于用符号传递着思想价值。

  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会长陈先红表示,全球公共关系是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重要的理论方法,全球公共关系旨在通过创造性的方式,整合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知”与“行”,全球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实验科学,意味着某种智慧的做事方式,它不再是冥想,而是真正的实用。其目的是采用整体性的手段,通过创造性地结合经验和智力,找到解决当前难题的办法。全球公共关系实用主义的理论框架,构成了“解决问题而不是生产真理的工具”。谈到全球公共关系时,她认为其已经作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在国际传播、国家建设、民族认同、社区发展、组织倡导、公众参与、危机管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建设性作用。此外,全球公共关系能够提供一种更详尽、更完善的国际传播模式和能力提升路径,不仅可以帮助中国应对国际危机,还可以帮助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

  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会长陈先红 主办方供图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赵新利认为,中国党一贯注重将“大多数”和“极少数”相区分,“孤立极少数,团结大多数”。这种“两分法”贯穿中国际传播、公共关系和统一战线工作,早在战争时期就得到广泛运用。中国党“两分法”战略,是马克思阶级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后,在中国党的斗争实践中得以确立和展开的,是马克思阶级理论中国化的产物。“两分法”战略在当前中国际传播、公共关系和统一战线工作中实现合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恒军以《庆余年》的数字叙事为例,认为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依时依势调整叙事策略。尤其要强化当代性与世界性视角。后疫情时代,全球意识形态出现巨大裂痕。因此,要明确“我们的时代性”,即“当代性”,就是要大量讲述用自己肉眼看到的、亲身经历的故事,坚持“当代性”的历史观,突出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性”,建构一个永远“活着”的“当代性”,核心是“历史的必然”“人性的必然”“审美的必然”,从高蹈悬空的云端落到坚实的大地上。

  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戴鑫从中国美食的角度出发,得到了三个结论。第一,以食物旅程叙事来承载国家文化营销具有可行性。第二,不同食物旅程叙事策略会带来国际受众的不同关注度。第三,食物新奇、感官吸引力、符号导向和文化体验是引发国际受众对食物旅程叙事产生关注的主要原因。未来,需要关注食物对国际受众消费的潜在影响,以进一步打造以美食为主的文化标签。

  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华君教授从中国故事的沉浸式传播的角度出发,认为基于媒介技术发展产生的沉浸式、多元化传播效果,以媒介叙事构建虚拟故事空间,最大限度地还原中国模样,让受众通过技术具身进入其中,在感官共振与在场交互中获得情感共鸣与主体意识的回归,是完成传播思路转型、叙事方式转变的关键。

  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常江认为,应当在数字叙事的理论范式下,重构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观念和实践体系。一方面,应当脱离过去以文本为中心的思路,将“叙事”作为一个包括生态、意义和行为的总体加以考察。另一方面,要重视新兴数字技术给叙事带来的互动性、参与性、沉浸性特征,探索设计不同媒介要素有机联动的叙事项目。

  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徐明华以新华社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推出的动画短视频《疫苗大战病毒》为例,认为视频叙事的游戏化转向为理解当下的数字叙事与媒介文化打开了新的视野,也为今后中国故事海外传播的创作提供借鉴。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给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给世界带来了温暖,让全世界人民充分理解了“一起向未来”的意义。2008年,中国人民向世界发出“开放的中国盼奥运”和“北京欢迎你”等真诚而迫切的邀请,通过举办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表达了期冀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并得到广泛接纳的愿望。2022年,新时代的中国则以一届“疫情下的伟大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东方式的浪漫、淡定和包容。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以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经验为例,表示北京冬奥会的经验,就是把复杂丰富的内涵通过高度的提纯,把以往的那些过度复杂的文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容凝练成视听符号,在形式上简洁、直观,便于接受,在内容上具备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这是去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特别有效的方式和理念。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认为,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背景下,世界进入了以不确定性、流动性、复杂性和多义性为特征的乌卡时代。中国形象的叙事建构应当随之由“开放中国”转型升级为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全球中国”。北京冬奥会成为“全球中国”叙事建构的新起点,在此过程中,以谷爱凌、苏翊鸣等Z世代为代表的“第三文化人”的兴起为”全球中国“的形象和叙事重构开辟了新的路径,也为乌卡时代国际传播的理论升维和实践创新提供了值得研究的范例。

  在此次会议期间,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与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发布了《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指数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在过去的一年中国故事的新业态,国外媒体对中国故事的反应,还分析了讲述中国故事中的优势和劣势。

  根据过去一年的分析,《报告》发布人、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陈先红对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新模式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洞察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时与势”,聚焦人类文明“元叙事的终结与重生”,不断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人类、地球、太空、宇宙之中,实施更高维度的元叙事战略,不断讲好人类家园保护者,带着地球去流浪的中国故事,建立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刘慈欣“三体”模式和“海奥华预言”模式。

  第二,抓住新时代中国自带流量的“人、事、物、场、境”故事,不断识别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根”与“魂”,在中国故事和国际故事的共通处、共情处,寻找第三文化人充当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信息桥和结构洞,建立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第三文化”模式。

  第三,推动中国对外叙事体系的“破”与“立”,通过把中国故事作为一个问题域和叙事方法,努力突破西方价值观围攻和陷阱,用学术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性”对话“现代性”,用“中国性”彰显“世界性”“天下性”,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摒弃二元对立话语的全球中国叙事体系。让中国成为一个元叙事,成为一个具有可供性的平台型国家,建立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可供性平台模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