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探索

高科技板块(高科技板块的战略目标)

高科技板块(高科技板块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我国科技事业进行了全局性、长远性战略谋划,部署推动了事关科技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巨大成就,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科技成为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名副其实的第一动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较去年再上升1位,名列第11位,连续10年稳步提升,位居36个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

科技和人才是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优势,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北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也是北京的历史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北京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习近平总书记也要求中关村要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北京牢记总书记嘱托,始终把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放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抓落实,充分发挥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作用,全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高质量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十年来,北京科技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主要指标实现了6个翻番: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翻了一番多,从2012年的1063.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629.3亿元,年均增长10.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了两番多,从33.6件提高到185件;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多,从2458.5亿元提高到7005.7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了三番,从0.33万家提高到2.76万家;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翻了一番多,从2.45万亿元提高到8.44万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翻了三番多,从1139.2亿元提高到10866.9亿元。

越来越多的企业坚定走专精特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提升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民族品牌,争创世界一流企业。近日发布的2022北京民营企业百强榜单显示,北京民营企业高精尖格局得到不断巩固,将近四成企业属于十大高精尖产业,营业收入总额约占百强企业半壁江山,近八成企业关键技术来源于自主研发。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也是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北京深入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建设,加快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积极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北京市统计局9月2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实现总收入8.4万亿元,是2012年的3.4倍;实现技术收入2万亿元,占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的24.2%,较2012年提高10.6个百分点,中关村主阵地创新驱动发展动能增强。

自2017年以来,北京充分发挥创新要素集聚优势,加快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提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打造优势科技创新策源地。2021年,三城一区以占全市31.8%的企业数量,集中了全市6成左右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费用。三城一区企业研发人员共53.8万人,是2018年的1.5倍;研发费用2791.7亿元,是2018年的2.1倍,主平台功能进一步凸显。

以海淀区为主体区域的中关村科学城,既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也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聚集了众多的央属科研院所、高校、创新型企业和创新服务机构,在三城一区中内生动力最强。近日,国声智库课题组、智投中国创新赋能平台调研组走进中关村科学城,提出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关键就是要把中关村巨大的创新能量释放出来,同时强化其对另外两城、一区的支撑引领和协同互动,让中关村这面旗帜高高飘扬,辐射引领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创新发展。

充分释放中关村强大创新势能

中关村一直是新中国科技创新的摇篮和源泉,也一直是北京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在北京乃至全国的创新版图上,中关村早已成为一个创新符号,成为中国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中国首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再到一区十六园发展格局、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阵地,30余年来,中关村已经成长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一张夺目的金名片。

中关村科学城拥有以北大、清华、中科院为代表的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基础研发资源雄厚;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智源研究院、量子研究院、微芯研究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灵活,不断贡献活力。以大信息、大健康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体系持续引领示范,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大学科技园、创新型孵化器等创新载体不断涌现,股权投资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人才服务机构、联盟协会等创新要素加快聚集,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百度、小米、字节跳动等一批知名科技企业从这里走向世界,微软小冰、寒武纪、兆易创新、旷视科技等高成长创新型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微软、IBM、SAP等国际企业在这里设立研发中心……生机勃发的创新雨林生态正在形成,海淀双创示范基地连续5年获国务院表彰。

2021年11月24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中关村科学城放大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三区政策叠加优势,持续推进先行先试政策创新和落地,全面提升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能级,进一步擦亮中关村金名片,让北京创新发展的旗帜高高飘扬。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近年来,作为三城一区主平台之一的中关村科学城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优化高精尖产业布局、不断升级创新生态、高标准办好中关村论坛、大力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等多个方面不断发力,持续聚焦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功能定位,走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最前列。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为北京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中关村科学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持续发力,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科技创新格局中保持引领态势。中关村科学城支持智源研究院推进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平台建设,预计2022年总算力达到1000P;悟道3.0研发实现视频生成能力突破;累计建设11个创新中心,孵化落地智谱华章、瑞莱智慧、灵犀云等10家创新企业。支持微芯研究院持续推动区块链基础理论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发布长安链2.2.1版本;支持微芯感知、商银微芯、天数微芯半导体等项目落地等。

进一步优化高精尖产业布局

中关村科学城持续推进大信息产业、医药健康、科技服务三大重点产业发展,形成以攻克底层技术为牵引、以科技服务业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以健康产业为突破、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数字经济发展领跑全市,推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建设数字技术主导力强、数字产业高端特色鲜明、数字化高效赋能的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引领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和数字经济制度创新引领区。

今年上半年,中关村科学城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15933.35亿元;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7112.9亿元,增长11.7%,占全市65%;规上工业总产值1445.6亿元,高于全市同比增速0.7个百分点;规上科研业收入1287.9亿元,占全市33.4%;新增注册科技企业数9863家,居全市首位。截止目前上市公司数量增至262家。

中关村科学城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作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风向标,通过提升服务能力,加强资源整合、产业组织、企业服务的敏锐性和精准性,培育优质企业从小到大,助推潜力企业从优到强。截至2022年7月14日,中关村科学城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7家,占全市45.9%;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7家,占全市40.1%;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前有1548家,占全市37.4%(包括直接入选小巨人的48家企业)。

除巩固人工智能、区块链领域等优势产业,做优医药健康、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外,中关村科学城也正积极布局空天领域、新能源等未来产业。如在新能源领域,科学城积极培育扶持亿华通、氢璞创能、中科富海、思伟特等企业,推动派瑞华氢落地,在氢燃料电池、电堆、低温液氢、电解制氢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未来有望形成较大规模产值。

打造人才强磁场,聚合创新力量

以人才和资本为核心,推动创新生态迭代升级,是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创新能级不断提升的关键所在。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中关村最美的风景。海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注重培养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体系,营造国际一流的人才发展生态,形成尊才尚贤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引导凝聚广大优秀人才积极投身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为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国际一流的科学城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018年初,海淀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首次提出创新合伙人概念。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聚集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技术经理人、科技战略专家、法律财务管理专家等重点群体,培养一批具有高度黏性、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创新合伙人制度用合作打破了过去政府与企业间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用共同的目标把各方凝聚起来,形成创新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助力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跑出加速度。

打扫空调器时,必须关掉电源,避免触电或受伤害。

自2012年实施海英计划以来,中关村科学城累计选拔高端创新创业人才725人,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果。2019年以来,海淀区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实施三期薪火共燃计划,176名科技企业创始人、负责人参加培训,探索了一条政府引导、高校培养、企业参与的企业家人才培养机制。今年以来,海淀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建设海淀区高层次人才库,从科技、教育、文化、金融等多个领域遴选人才,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为人才提供更多支持保障。9月26日,海淀高层次人才库正式开启,共有8位人才首批入库。

如今,创新潜能已经成为海淀区人才黏性的强劲引擎。日前发布的《中国重点区域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2)》显示,经综合评价分析,海淀区位居总榜单第一名。充分体现了海淀作为北京人才强区,在引进、培养、留住人才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优异成绩。

HDMI是一种高清视频接口,在目前主流笔记本、液晶电视、显卡以及主板中都经常可以见到。

优化知识产权环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优化知识产权环境方面,中关村科学城一方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用好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中国(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开展专利预审服务工作;中国(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围绕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开展专利预审服务工作。

另一方面,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中关村认真贯彻落实规划要求,发挥好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作用,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建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形成了全链条服务的知识产权保险北京模式。

2021年,中关村科学城技术合同登记总额2920.8亿元,位列北京市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17.2件,是北京市的3倍。今年上半年,全区发明专利授权量21659件,增长6.6%,占全市的50.6%;技术合同成交额2186.1亿元,增长18.6%。

为持续释放科教资源创新潜力、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推出一系列政策,包括先使用后付费试点政策和《关于推动北京市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工作方案》《北京市技术转移机构及技术经理人登记办法》《北京市关于落实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等。先使用后付费试点政策的出台,旨在解决中小企业使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渠道不畅、许可费用高等问题。该试点政策支持高校院所通过许可方式转化科技成果,授权中小微企业先行实施,同时约定后续收益,降低合作门槛,形成面向未来的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将有利于发挥中小微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

中关村科学城已先期开展落实工作。据介绍,目前已经征集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10所驻区高校院所的拟开放许可、先使用后付费许可或免费许可意向专利1387件,其中先使用后付费许可意向专利991件。

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海淀区积极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和服务优势,从挖掘后备企业、搭建信用平台、重点项目培育等多个环节发力,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中关村科学城科技资源与资本市场高效对接,努力为区域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保驾护航。2019年以来,海淀区企业进入资本化的快车道,连续3年保持年度新增20家左右上市公司的发展态势,上市公司总数、年度新增上市公司总数、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处于全市领先地位,成为北京上市公司的主要来源。

2021年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服贸会上宣布设立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为紧抓北交所设立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大对北京高新技术企业挂牌上市的培育和服务力度,2022年4月22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金融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北交所北京基地在中关村示范区相关分园设立服务站,聚焦北京重点产业领域,联合开展实施育英计划,建立在地化、贴近式服务网络和北交所上市重点企业储备库,采取专人对接、审前咨询机制,为企业提供挂牌、上市的管家式服务。目前,北交所北京基地育英计划入库企业为868家,其中超过半数拥有瞪羚企业、中关村前沿科技企业、金种子企业、展翼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

高标准办好中关村论坛

引领科技创新风向、凝聚创新合作共识、回应全球发展关切,是中关村论坛的宗旨所在。中关村紧抓北京高标准推进两区三平台建设机遇,立足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定位,高标准办好中关村论坛,进一步擦亮中关村论坛金字招牌,以全球视野谋划中关村国际化发展布局,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创新合作。

2021年,中关村论坛规格全面升级,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视频致贺辞,论坛在海外设立了17个分会场,吸引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嘉宾参与。今年,中关村坚持高端前沿引领,围绕科学、技术、产品、市场交易全链条创新,链接全球智慧、聚合科技力量,完善中关村论坛会议、交易、展览、发布、大赛功能,推动筹备工作机制化和论坛活动常态化,进一步提升论坛的国际化、权威性、影响力。

据介绍,2022中关村论坛共设置论坛会议、技术交易、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六大板块,共130余场次活动,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举办。今年论坛的一大亮点是增设了论坛元宇宙会场,将打造沉浸式的云上参会和探索交互体验。在论坛主会期外,还将举办贯穿全年的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全年永不落幕。

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

根据三城一区联动机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接三大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已经与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三大科学城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加强创新联动发展。通过加速区+扩展区+平台模式,重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2017年以来,北京经开区累计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超过500余项,产学研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合计超过1200项。

中关村科学城与北京经开区在产学研用体系中的协调发展、联动创新,既促进了中关村的技术研发,也为经开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引擎。2021年,首批6家、8.2万平米的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加速区挂牌,落地成果转化项目162项。让更多的中关村科技之花在亦庄结出产业之果,为全面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作者:杨韵江《智慧中国》杂志社副社长、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研究员;赵一丁国声智库高级研究员)

电子衣柜会很耗电吗?比想像中省电,因为这些产品都知道变频的压缩机,节电效果还不错。当使用最耗电的消菌功能时,每次大概用0.7度电,约0.5元左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