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探索

在间隔年里寻找自己的星辰大海

在间隔年里寻找自己的星辰大海

  翻译过来就是“间隔年、空档年”,在西方国家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词。但在中国,似乎大家对它并不太了解,甚至还会有误解。

  所谓“间隔年”,通常是指青少年在上大学前或者工作前,空出一年的时间,去学习、旅行、实践、探索未知的领域。

  “间隔年“的概念来自于西方,并可追溯到17世纪。那时候的人们称“间隔年”为“The Great Tour”(壮游),盛行于贵族青年之间。他们会在成年前后,独自或由一名侍从陪伴,游历四方,了解不同的文化,开阔眼界、学习知识,以期能够更好地接管祖业。

  现在的欧美国家非常流行“间隔年”,比如史蒂夫·乔布斯、唐纳·沙拉拉、本尼迪克· 康伯巴奇(卷福)等人都在年轻时选择了“间隔年”,甚至像威廉王子、奥巴马的女儿也都选择了大学前的“间隔”,并都获得了父母的支持和难得的人生经历。

  而以哈佛为首的许多欧美高校,也非常支持“间隔年”,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间隔年”来体验不同的生活。

  2014年,中国间隔年公益基金成立,目的是希望年轻人不要在社会的大潮中随波逐流,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无论义工旅行,还是打工度假,或者在公益机构工作一段时间,年轻人都会有时间和空间安静思考,思考一下自己未来想做的工作或者人生的意义,然后再进入社会。这时候,年轻人除了具备相对独立的思考能力,还会更具有创新意识和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格,“间隔年”作为一种主动的自我教育形式,对形成健全的价值观、世界观,还有性格特质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为舶来品的“间隔年”,在中国并没有被大家了解,相反很多人会认为“间隔年”就是出去玩了一年,甚至认为大家选择“间隔年”是为了“逃避”升学或者工作的困难。

  在决定“间隔”之前,我们通常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思考。这种思考大多围绕着“我为什么要选择间隔年?”“间隔年适合我吗?”“间隔年里我要做什么?”这些问题经过反复的思量和考虑,会得出一个自己满意的答案,并为自己确立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那么在“间隔”的时间里,我们会一步步地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形成一个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更了解自己。

  选择“间隔年”就是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我们可能会拥有义工、支教老师、背包客等不同的身份。通过不同的身份,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技能,了解不同的文化。与此同时,我们离开了原本熟悉的生活环境,需要接受更多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困难,可能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可能需要自己迅速成长。无论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经历过这些的我们,都会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间隔年”不是旅行,是。要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学会独立处理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经验,带着这些经验归来的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懵懂的孩子,而是准备好进入社会的成年人。

  而对于还没有完全规划好未来的人来说,“间隔年”无疑给了我们一段专注思考的时间。暂时离开熟悉的环境,不再靠惯性思维来决定未来。走出去面对更广阔的世界,我们的思考更广阔,更完整。

  于是,我们选取了10位“中国间隔年计划”入选者的故事,经过打磨推敲,把他们的故事集结为一本书——《间隔年,给青春一场壮行》。

  在这本书中,我们的主人公们有的去印度特蕾莎修女院做义工,有的去澳洲街头表演魔术,有的去印度调研女性问题,有的独自骑行,有的徒步尼泊尔,有的穿越北美……

  从这些间隔故事中,可以清楚感知他们对于各自间隔年的理解,间隔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间隔结束后对于自身价值、人生意义、未来职业和人生规划等诸多方面的思考与行动。

  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间隔年,构成“间隔青年”这个独特群体的故事,有力诠释和印证了“间隔年”这样一个西方舶来品对于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真正价值。

  在试错成本低的人生阶段,间隔青年们用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去探寻人生更多的可能性。这是他们的故事,无关鸡汤与励志,仅仅是一段段探索自我、关于自由与成长的青春壮行。

  期待看到她崭新的样子,期待某天阳光灿烂的午后走进书店看见她摆放在书架上,阳光洒在上面显得格外美丽,期待看了这本书的每一个你们能够了解间隔年概念,茫茫人海中的某一个你或许没有选择去间隔年的勇气,但是你一定有知情的权利,也期待这本书经过冶炼开始发行时,看到一个内心充满喜悦的自己。

  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原来人生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愿大家通过这10位间隔青年的故事,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找到和这个世界死磕的勇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自我探索的意义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