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探索

太空漫游2001般的《星际探索》重温科幻“黄金时代”的口碑经典!

太空漫游2001般的《星际探索》重温科幻“黄金时代”的口碑经典!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10年开始进行科幻影视创作。指导长片作《时空追缉》(银河奖获奖作品,改编自江波小说)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2012年导演短片《冬眠》曾荣获科幻银河奖最佳短片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微电影单元银奖,i’s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剧本和视觉特效奖等奖项。《冬眠》参与过美、英、法、意,多次影展以及学术交流活动。2012年参与中影科幻电影《北极》担任副导演。英国独立电影《机械奇迹》(《Miracle》)视觉总监。《三体》衍生动漫艺术监制。《空想之志》当代艺术展策展人。参与过《流浪地球》《三体》《阿凡达》《哥斯拉》国内外诸多院线科幻电影前期视觉策划设计。

  指导拍摄过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和中国科技馆宣传片。影像曾刊登于《National Geographic》《鉴宝》等国内外杂志。院线科幻电影《遗迹》《冬眠2》已进入筹备阶段。

  身在人群里的自闭,与身处无人的深空,都有一个孤独的灵魂。所以,罗伊学会了接纳身边的人类,这意义远大于寻求地外生命。

  电影给人强烈的感受就是构建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太空时代,人们的太空旅行就像坐飞机坐高铁,太空已经高度商业化。

  《星际探索》的导演詹姆斯·格雷,上一部电影叫《迷失Z城》,讲述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冒险精神,一种西方文化里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冒险探索精神。所以电影《星际探索》刚开始实际上是很直接的点题了,这个也是整个太空时代人类的核心精神之一:之所以我们能够向外不停地去探索,不停地去发现未知,都源于大家对于未知世界的这种好奇,这些和人类的勇气是有直接关系的。

  探险家的精神,就是抛妻弃子。他们究竟为何如此?鲜有科幻片着力从这个角度去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动因,但这实际上是地理大发现时代人类曾经经历过的。

  这就是一个矛盾,在早期,因为目的地的距离关系,对于当时的交通技术来说,十分遥远且充满危险,尤其是海上航行,一去不回,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携带家人一同,路途艰辛,条件艰苦,因此大部分探险家选择独自前往。

  配乐大师Max Richter是一位德国的后现代主义的配乐大师,这种极简主义的配乐是他的标志性美学风格,到《星际探索》后半段,他的个人风格是非常强烈的,关于史诗的这种阐述是大师级别的。

  实际上最打动我的一个细节,就是男主在月球上,感受浮动的尘埃,这让我的感觉似乎真正到来到月球的实体体验,无与伦比的真实。

  电影里的部分道具,实际上很有年代了,包括火箭设计,导演融合了阿波罗时代的技术美学和当今的极简主义,营造了一个梦幻的未来时空,却和我们想象中的未来,有一定差别,尤其是其中的宇航服,大量参考了NASA早期一些,没有公布的设计图纸。

  对了,大家之所以感觉这部片子和《银翼杀手2049》很像,是因为片子很多概念设计师,是直接从2049邀请过来的。另外,影片的美术设计,暗合了SPACEX的复古美学,大量的不锈钢材质,但是未来的飞船采用什么外表,还在技术研讨之中。

  实际上影片,我个人认为,展开了一个新的叙事角度,之前是视觉,听觉,(一些立体电影会通过体感和嗅觉,但是事实证明,容易出戏)而导演通过心理探究(注意不是自我阐述,而是对其他对象的心里揣踱)营造了一个新的叙事维度,这是一个叙事上的创新。

  有人说,这部片子,是主人公,在寻找上帝(父)的过程,但最后,男主人公,什么都没有找到,但他找到了爱,可以说,神对人类来说,就像父亲对角色,人类是宇宙中缺乏神眷顾的弃儿。

  结尾部分,很有《太空漫游2001》的感觉,重新探讨了人类,在太空的位置,以及探险家的坚持,他们的生命属于本就属于星辰大海。

  如同动量守恒,没有那些离开的人,也就没有人能够归家。这也是电影给予大家最大的疑问,为什么?我们要离开?然而并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也许这就是探险家吧。

  当他意识到,这个世界是唯一的有价值的存在,需要去关心的世界,他便安定了,有了一种归属感。也是万事皆空,一切回归内心,在无边的空虚,唯独的情感,是真实的存在。

  《星际探索》整部电影的矛盾在于男主角如何与他自己的这种探险家精神相处、如何和他的家庭关系相处,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这个未知的世界相处。探险,然后寻找他的答案。我觉得是这电影导演他一直以来好像所具有的一种美学和艺术生产的风格,在《迷失Z城》这部电影的结束,大家也看到了他回归了到一个虚无主义上,到最后,实际上这个城市到底有没有他们是不知道的。这个跟《星际探索》这部片子本身的主旨就很像。

  又名探索时代、海权时代或发现时代,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时期。该时期内,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在这些远洋探索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维基百科)

  科幻小说黄金时代(Golden Age of Science Fiction)通常是指美国1940年初到1950年代,在这段时期,科幻小说开始广为人知,并且有不少经典的科幻小说陆续出版。历史学家亚当·罗伯兹表示,“‘黄金时代’这个名词所形容的小说类型,主要是指:硬派科幻小说,直叙体,英雄在太空中或科技场景里解决问题或是对抗威胁。”(维基百科)

  实际上这部电影他回归了到了“黄金时代”,当时代表性的科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探险类的太空故事。大家知道就是探险类的,无论是地理大发现时代,还有航航海时代的这种精神是整个欧美工业时代以后的现代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他们实际上在那个时代真正的成长成世界最强大的文明体系,就是西方的文明体系,那也是他们最辉煌的时代。我们看到了大量的这样的科幻电影,它讲述的就是一个时代。

  那为什么这两年,大家会发现这样的太空题材的科幻片越来越多?我觉得这跟整个就是西方在回归到一种复古的、对他们那个地理大发现时代的这么一种回顾的这种情愫中,一种缅怀吧。因为这个时代毕竟已经过去了,现在的这个时代东西方文明都在同步发展,然后东方文明也在逐渐成长起来了,那这样的时候,他们更怀念的是那个比较强大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里西方人的那种精神、那种民族精神、那种进取心,也是现在的这个很多西方世界不再拥有的东西。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他们要重新回归去缅怀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方文明发展到现在,更多了解东方、在东方的文化里寻找这种精神归宿的方式,逐渐西方文化发现,原来这个世界还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东西。

  其实在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殖民者没有真正进入到中国,他们对东方的很多文化的理解是非常粗浅的,所以他们一直存在一个所谓的“神秘东方”。

  发展到今天,逐渐有了交流,逐渐了解到东方文明它的一些实质,而且这些东西能够解决他们现在的一些内心的一些冲突和矛盾。一方面,我们要向他们去学习他们先进的部分,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们从我们这里找到了一些他们之前所不存在的东西。

  比如科幻电影《降临》中有非常强的东方主义哲学的东西就是什么:我知道我的宿命,但是我仍然去接受,应该去经历,更重要的是体验,而不再是去改变。这种东西就实际上是很东方人,就是东方人一直说讲究的缘分呐宿命啊注定的东西。

  这个过程中你如何去相处?有些东西可能就是注定的,有一些东西你是可以改变的。在这个过程中,你怎么做?人类和世界、人类和天地。有些东西是固定的,有些东西是有变化的。那怎么去相处这个就很东方了。

  欧美的这种英雄主义故事,最后他一定是要回归家庭的对吧,这是一个套路,大家知道这个就没什么可说。但是,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和找到宇宙的这种,实际上《星际探索》这个片子的一个创新。

  未来拍摄科幻电影的时候需要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在地理大发现时代,是“被发现”的那一派。那么作为东方人,去写一个有深度的、有思考的外太空故事,我们用什么角度去写?

  我们就类似于里面的外星人,实际上是一个被发现的外来文明。那我们现在想写一个外星人发现地球人的故事怎么写?

  我觉得这个如果角度就非常有意思了,也是我觉得未来就是我个人也在努力的方向。大家都可以想想,这就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方向和题材。这是一个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去讲述太空故事的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导演: 安德鲁·尼科尔编剧: 安德鲁·尼科尔主演: 伊桑·霍克 / 乌玛·瑟曼 / 裘德·洛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员,于2018年获得“Hyundai Blue Prize”(中国青年策展人艺术大奖),近期的研究及兴趣方向为后人类语境下的科技艺术,包括生物艺术、人工智能与生态艺术等。策划过的相关项目包括《准自然——生物艺术、边界与实验室》(2019,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当形式不成为态度——生物学和当代艺术的相遇》(2016,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等等。

  连续担任第一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技术伦理”(2016)和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后生命”(2018)的单元策展人,并担任欧盟科技艺术奖STARTS的国际顾问(2019)和ISEA的国际项目委员会委员(202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星际探索电影完整版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