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探索

CCTV10《探索·发现》将于2022年2月14日至2022年2月19日播出五集

CCTV10《探索·发现》将于2022年2月14日至2022年2月19日播出五集

  从船舱中清理出文物18万件,全方位描绘出一个生动鲜活的“南宋”。然而这艘船的发现过程,却是20余年的艰难历程。 1987年7月,一次中英联合打捞意外出水247件瓷器和金器。 经鉴定,发现这些器物应来自一条宋元时期的古沉船。

  1989年,中日两国组成水下考古队,再一次对沉船遗址进行探查。 虽然找到了沉船位置,却由于海况和资金原因,不得不终止。 再次探查,竟是十二年后。 再度搏击风浪,考古队员能够揭开沉船线、

  《南海一号发现记(二)》无数次黑暗中的探摸,偶遇一股清流,南海一号终于显露真容——甲板以下竟然几乎完整保留。海底的淤泥是保存南海一号的功臣。

  为保存完整沉船信息,专家制定方案整船提取。海底沉船体积巨大,又极度脆弱,如何打捞上岸成为了棘手的问题。 工程师受修桥“围堰”启发,提出了“沉箱”的打捞方案,用铁箱将船体和周边淤泥整体打捞。 经过多次专家论证,这一方案通过。 一场史无前例的打捞即将拉开序幕。

  《南海一号发现记(三)》整体打捞方案获得通过后,迅速引发社会关注,一场史无前例的打捞行动即将拉开序幕。为了将南海一号打捞出水,专家按沉船尺寸,设计了一个长35.7米,宽14.4米,高12米的沉箱用以装载南海一号。

  与此同时,广东省海上丝路博物馆开始修建,用以存放即将被打捞上岸的沉箱。 2007年4月,在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周边清理后,沉箱被放入海中,打捞工作正式开始。

  在经历了接近一年的海上艰难作业后,2007年12月28日,南海一号出水,正式进入“水晶宫”。 打捞工作画上句号。 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蓝色国土之下,还有更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探寻。

  2016年夏,为配合施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东郊陂头岭脚下发掘了一批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其中还包括了一座拥有两条墓道的甲字形大墓。

  考古队员推测,山岗上应该还有不少大墓。 2020年秋,陂头岭即将被施工夷平,抢救性发掘立刻展开。 39座甲字形大墓的出现,让陂头岭成为了有史以来广州地区这一时期墓葬数量最多,等级最高的重要遗址。

  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逐步意识到,陂头岭附近很可能存在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古代方国,这批墓葬中等级最高的几座,或许就是这个无名古国统治者的长眠之地。

  2000多年前,在广州建立了一个地方政权——南越国,南越王时代,岭南人建造了一座堪比长安城的大型宫殿——南越王宫。

  岭南气候潮湿多雨,经过考古专家的深入研究发现,南越王国宫署的建造,相当程度,甚至堪称完美地解决了水的问题,从“曲流石渠”,到“磉墩”基槽,到卵石“散水”,从明渠到暗槽,从陶管道到木质水闸,反映出宫署具有较为完善的雨水排水系统。

  排水之外,宫署 对水的利用也极其巧妙,尤其有一口饮用水井,井底铺垫细沙,再砌以石板,经过细沙过滤的井水通过石板上开凿的空洞,从井底下渗上来,而井圈与坑壁之间用纯净的山岗土夯实,以阻隔地表污水渗入井内,确保井水清洁。 直到今天,其水源符合现代饮用水标准。 保护的同时,专家对宫署 的研究也渐次深入。 他们惊讶地发现早在秦汉之际,岭南便与中亚,乃至西欧,有了相当紧密的联系,隐然有了几分后世海上丝绸之路的雏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探索发现全集第一季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