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未来

未来很长有人奔跑也有人选择走得慢一些

未来很长有人奔跑也有人选择走得慢一些

  “KY君,为什么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这么痛苦?以前每天都和舍友在一起,现在各奔东西,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我觉得领导根本看不见我,同事们之间也很疏远。我还遇到一个奇葩室友,每天半夜在厨房做饭,乒乒乓乓的。疫情隔离,她还偷拿我们冰箱里的吃的。

  是不是我自己太没能力?所以才过不好日子。其他人过得怎样呢?我好想知道。你能给我一点建议吗,我该如何才能让日子走上正轨呢?”

  毕业真的是人生中一个很特别的时间点。彻底告别校园的那天,有种“夏天结束了”的即视感。走入社会,我们才真正开始面对现实生活,学着做一个为自己负责的合格成年人。

  从学生身份到职场人,也是我们人生路上很重要的节点。前几天我们面向毕业后进入职场5年以内的年轻人,发起调研邀请,想了解大家离开校园后的身份转化做得如何,如今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对自己的生活满不满意。我们回收了问卷10448份,其中有效问卷8128份。

  这位粉丝的经历显然不是个例。被问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是否困难时,有近1/3的人都选择了“非常困难”或“困难”。

  回收数据显示,分别有超过一半的人都认为,社交关系和身心健康状态受到生活工作状态的影响比预期的更大,排在第三的则是生活节奏的改变(40.35%)。

  对男性来说,「社交关系」被影响的程度最超过预期;而女性认为和预期差别最大的是「身心健康状态」。

  73.23%被访通过“自己摸索和尝试”来调节预期和实际之间的落差,50.30%找“亲友倾诉和讨论解决方法”,“顺其自然没有刻意适应”的是44.88%,“寻求专业帮助”的仅14.27%。

  从校园到职场的差异,不同的社会情境,对我们有着不一样的身份要求,我们可能要调整自我形象、交流方式、生活习惯,这必然是一项相对艰巨的任务。每个人的处境有所差异,所以我们要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之道。

  最近半年内,有接近60%的人,每周和自己相处的时间不足12小时。考虑到很多人毕业前都是住校,按理说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没那么多,可仅有一半的人认为进入职场后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更多了。

  不过看起来大家对这种情况还算满意。接近一半的被访认为目前和自己相处的时间是足够的。略超过1/3认为还不够。甚至还有接近20%的人认为和自己相处的时间太多了。

  和自己相处时,78.25%的人会选择看剧、电影和听音乐等活动,47.24%休息,43.60%收拾房间或做家务。

  非独居是影响与自己相处时间的重要因素。非独居的人中,有超过40%的被访每周和自己相处时间不足6小时,同样也有接近40%的非独居者觉得和自己相处的时间太少了。

  非独居的被访中,有39.68%与同住人节奏并不一致,ta们中的大多数(85.11%)选择“各自保持自己的节奏,理解和尽量不打扰对方”,同时也有3.29%因无法协调而考虑分开居住。

  在校期间,我们的时间被住宿、上课统一安排,差别不大。我们习惯了与身边的人同步,而进入社会后,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体会到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也探索适合自己的状态。学会与自己、他人相处,是成为社会人的重要一课。

  超过40%的年轻人认为,节奏和压力适中的职业是ta们最期待的,哪怕发展机会有限也无妨。但也有30%左右的人愿意为了更多成长发展的机会,接受更快的节奏和较大的压力。

  大家是否都过上了理想生活呢?显然不是。有超过一半的人都表示,实际的工作生活节奏比期待中更快。工作年限超过1年的比1年内的工作强度高。

  有超过1/3被访认为自己接受现实,无奈也无力。1/3的被访者认为,通过自己努力可以实现期待的状态。另有1/3人则觉得“虽然和期待的不一样,但现在实际状态也挺好”。

  *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人群,选择最多的是“现在实际状态也挺好”,其他收入分组中,觉得自己是的,感受到无奈和焦虑的最多。这有可能是“幸存者偏差“:高收入人群认为实际状态也挺好,或许是因为ta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实现了所谓的现实中的成功。

  36.85%每周有1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和伴侣聊天沟通、约会、出游等,28.21%的人花费的时间在6-12个小时,有2-6小时的人占23.03%,11.90%每周最多2个小时。

  工作年限更长的人,伴侣互动时间更少。3-5年工作年限的被访中,每周伴侣时间少于或等于2个小时的占比为16.23%,而工作不到1年的分组中,这个比例仅为8.00%。毕业5年内处于工作的拼搏上升期,也逐渐脱离原生家庭的经济支持,时间精力分配容易失衡,容易顾此失彼——顾不上和伴侣相处。

  这也是和在校时能好好恋爱很不同的体验,很多人难以适应。很多人找不到对象或者谈不好恋爱,真的和工作忙碌有直接关系。工作对此的影响比我们以为的更高。

  相比毕业前,接近一半的人“与伴侣互动沟通方面的时间精力减少了”。但也有20%的人认为投入的时间精力更多了。

  有56.63%的人认为毕业后双方的不一致程度变得更高了,但同时有53.16%的人认为毕业后亲密关系满意度变更高了。这可能是因为毕业后,自己更清楚自己的需求,择偶时选的人更适合自己;相比在校时,心理也更成熟,更懂得如何处理关系中的问题。

  38.67%的被访认为现在的生活和预期基本一致。我们总结了ta们提交的402份开放题,总结出以下使得自己能够以原本期待的节奏生活的主要原因——

  “我毕业就选择来了一个节奏慢的新一线城市。这里繁华但不内卷,房价够得上。我白天上班,晚上学习运营和拍摄课程,因为工作节奏慢,晚上学习并不觉得辛苦,反而像是摸索兴趣爱好。现在会接一些网红的拍摄,周末给人拍拍照就能赚点零花钱。

  当然我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年轻人,比我有钱比我有能力的多得很。但我为什么要跟别人比呢?我就按照我自己的节奏来。只要每一个选择都是我跟随内心自己做出的,不是因为别人的要求或评价,我自然会过上我期待的生活。”

  而在所有被访中,有66.32%的人想要改变现在的生活,也就是说有一部分觉得实际和预期一致的被访也想要改变现在的生活。我们梳理了粉丝提交的1338多份开放题答案,总结出以下是ta们想要改变的原因:

  大部分人觉得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节奏需要1-3年,小部分人5-10年,也有很多人觉得不知道要多少年,甚至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

  一、要让自己的生活目标更聚焦。人生可能有很多目标,但每个阶段最好要有自己最核心的需求。因为既要又要注定会让生活节奏变得混乱,唯有聚焦可以让你安排好自己的主线。也因而能够作出取舍。

  二、找到自己的节律。无论是生活起居还是职场发展,与其迎合社会要求的自律,不如找到能让自己舒服的节奏。但节律的稳定对任何人的身心健康来说都非常重要,这能给我们带来秩序感和对生活的掌控感。混乱的节奏会带来自我消耗。

  三、建立支持性的社交网络。无论是老友还是新交,无论是伴侣还是家人,我们需要支持性的关系。建议你与关心爱护你的人多联系,主动经营关系。如果亲友都不可及,也可以以爱好为基点,寻找同好。

  最后我们想说,其他人的生活是一面镜子,帮我们看到自己未曾拥有过的可能性,进而反思自己的生活,最终帮我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

  第一批00后即将离开大学校园,正式毕业踏入社会了。同寝室上下铺的舍友,或许有人将顶着压力在大城市开启一段打拼,努力开拓并抓住机遇;也有人选择毕业后回家找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周末同三五好友聚会玩乐;还有人选择继续读书,不断精进自己的学业。

  离开学校,远离原生家庭,职业环境不足够稳定和深入的情境或许很难,尤其面对毕业前的对未来的美丽憧憬,心中的美好泡沫或许就会碎掉一半。“海燕计划”正是长租公寓领导品牌自如,所推出的面向应届毕业生的租房特别活动,希望帮助应届生面对普租市场押一付三+一个月中介费的囊中羞涩的压力,以“月付、0押金”的方式,给予大家适应节奏上的缓冲,为大家创造更多自我探索的空间。

  开始和陌生人合租、下班了可能还要和同事social,以前的恋人一个月甚至见不到几次了。放弃过去的习惯的确很难,勇敢很难,但你会找到新的节奏,也会有和过去完全不同的经历。这是改变的一部分,而它可能也很美。你可能会开始期待和陌生人室友约定好的周五电影日和周三烹饪日,同事变成了并肩作战升级打怪的“战友”,相处时间虽然变短的恋人却能开始慢慢交流更多深度话题了。

  “勇敢在一起”,勇敢轻负担地进入社会,或许是爱情,是社会,也是职场上的同事与伙伴,是合租的室友与闺蜜。随着自身的成长,与更多的经历,学会以自己的方式与这些“人”和这些“关系”相处。

  人生从来没有所谓的“正确或错误的节奏”。未来很长,有人奔跑,也有人选择走得慢一些。无论以什么样的节奏,无论做了什么样的选择,重要的都是和自己“在一起”的这份乐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