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动态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政府10月7日将31家中国公司、研究机构和其他团体列入所谓 " 未经核实的名单 "(Unverified List),限制它们获得某些受监管的美国半导体技术的能力。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记者,这是美国对于中国的 " 系统性打压 ",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做大做强。

据了解,被纳入这份名单的多数是电子公司,但是也有光学公司、一家风涡轮叶片公司以及大学的国家实验室和其他公司,其中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在列。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简介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成立于1956年,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正局级公益二类科研事业单位,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矿产资源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和地质调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资源所坚持全力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基本定位,在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创新、矿产资源战略与规划研究、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等领域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突破性进展。资源所承担了国家地质矿产资源及环境调查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国家级重要项目300余项。资源所秉持科技兴所、人才强所、依法治所理念,促进优秀人才成长,注重实施大项目大团队机制,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改造地质调查,着力提升依靠科技创新解决资源环境重大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在矿产资源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近10年来,青藏高原地质理论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东部中生代隐伏金属矿找矿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突破等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东部板内燕山期大规模成矿动力学模型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奖53项,其中一等奖35项。同时,资源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获授权国家专利99项,其中发明专利68项。

当前,资源所积极探索实施自然资源部科研特区政策,致力于科研理念、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新时代新要求,积极探索资源所的转型发展,以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契机,全面提升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以业务结构调整带动重点学科建设,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成集科技创新、高端智库、数据开发、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研发机构。

矿产资源研究所组织机构

现有综合管理机构9个、技术业务机构9个。拥有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盐湖资源与环境等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等5个专业机构挂靠资源所。1个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下设1个重点实验室办公室,1个深地资源研究室和3个实验室;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下设5个研究室。资源所与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矿床地质》,刊发矿产资源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领域

一、成矿过程与成矿规律研究

研究不同构造背景下矿床形成、演化特点,矿物质迁移-集聚-淀积的物理、化学过程和机理;开展区域成矿规律、成矿模式、成矿系列及成矿谱系研究,建立大陆成矿体系,揭示矿床形成、演化的自然规律。

长时间不运用的电器,最佳每个月定时通电、通风2-3小时,以防电器部件受损,影响运用寿命。

二、盐湖综合资源调查评价与非金属、稀有金属研究

开展盐湖矿产资源、嗜盐生物资源和热水资源的综合调查、综合利用及其环境的研究;研究钾、锂、硼、铯、铷、粘土等重要非金属、稀有金属资源的形成环境和形成机理及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成矿远景区划

研究重要成矿区带的成矿特点,开展区域成矿远景规划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建立不同级别矿化单元评价的指标体系,完善矿产资源评价的理论方法体系;发展深部资源探测新技术、地球物理反演技术、矿化信息识别提取与集成分析技术以及资源定量评价技术。

四、矿物学与矿物材料研究

研究矿物物理化学性质、矿物微区成分和结构;开展矿物系统立典研究;通过实验矿物学研究,反演成岩成矿环境;实验研究矿物新性能,研发矿物新材料。

五、海洋及非传统矿产(能源)资源研究

开展大洋多金属结核、结壳和块状硫化物矿床的调查评价、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调查评价、成因机制及其它新类型和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

六、矿产资源战略与可持续发展

开展全球及区域矿产资源战略研究、典型地区地球化学背景和环境基线,以及矿山环境评价模型研究,构筑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综合评价新体系,为政府宏观决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最佳观看距离与电视尺寸相关,一般来说40~42寸建议3米左右;46~50寸建3.5米左右;52~55寸建议4米左右。当然实际观看效果还是要以个人感官为准。

举报/反馈

有没有一套公式可以快速计算出电视最佳观看距离与尺寸呢?只要找出电视对角线的长度,并乘以2.5,就可以得出最佳观看距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