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动态

科技感与仪式感

科技感与仪式感

  去岁岁末在一次活动上,见到老友路逸,由于他是刚刚从另一场同学聚会而来,只见他双手沉甸甸的拎着几个礼品包,我明白这些礼包肯定是同学会中的大佬赞助的。我就问路逸,为什么同学会不通过扫二维码,填写地址,然后礼品包会直接快递至家中呢?

  很显然,在送礼的场景下,应该是实物创造的视觉和情感冲击最强烈,赞助商一眼看到大伙儿都拿着自己的礼物,当面致谢,高烈度的社交,感觉特有面子。试想,微信红包抢得虽然有趣,但是总没有实体红包亲自送在手上有一种厚重的仪式感。

  有一年,一位朋友的科技公司开业装修,整个氛围是银白色,连装饰用的竹子都被喷成了银色的,美其名曰“科技银”。我想,难道说科技感就是冷冰冰的银灰色?恰如那星球大战中银色的飞行器,浩渺神秘的外太空。但在仪式场景夏的颜色要么是大红大紫,要么是黑白分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不知怎么的,很多活动的仪式感被科技感给冲淡了,比如,过年禁止燃放鞭炮,变成了电子鞭。再比如,为了追求科技感,开幕式演变成了推杆、摸球、触屏之类的,看起来科技感十足,但总觉得没有传统仪式那样具备十足的仪式感。

  科技越是不发达,图腾禁忌以及宗教话语权的力量会越强,而宗教和神权的话语权是通过仪式这种象征性来体现。因此,科技发达的今天,许多来自神话体系的仪式逐渐消失或者变了方式。比如一个普通的月食和洪水被科技解释克服后,哪里还有天狗吃月亮,活人献祭这种牺牲仪式(赎罪仪式)?

  另外,在神话和宗教话语权下,科技是神的意志,被神掌握并垄断发行权和解释权。普罗米修斯为了造福人类,不惜触犯天条神规,勇敢地盗取火种,但受到了神的严厉处罚。

  因此,科技至少部分上对宗教和神话话语权带来了冲击和瓦解。甚至是皇权也不例外,当今之世,恐怕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比500年前的皇帝的物质和医疗水平更高。司马光反对“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就是因为物质丰富之后对阶级特权等级秩序的瓦解。

  在赎罪仪式之中,人类必须承担一定的劳碌、痛苦,成为一种救赎,赎罪。人类总是通过“牺牲”牛羊甚至是人祭来获取上苍的宽恕,从而为人世间带来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因此这样的仪式,上至帝王,下至乡野,总是那么浓墨重彩,严肃神圣。然而,自从科技发达了,人们不那么“恐惧”和敬畏,传统的仪式也就失去了其自在威严与效力。科技的诞生,发射一颗导弹就下雨了,按一下大坝的按钮,水闸就把洪水驯服了,科技感完全瓦解了牺牲仪式的悲剧意识和赎罪使命。

  洋务运动为什么会遭到士大夫的反对,我想主要是冲击了传统文化的伦理体系。勤劳节俭致富,耕田读书是唯一出路。科技是“奇技淫巧,不劳而获”。

  人们在潜意识之中,会更加珍惜那些花费了一定的代价获取的事务,而会践踏那些随意可以获取之物。所以,仪式感让人有一种稀缺感和投入(情感上、金钱上、体力上甚至是生命),所以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以特定的仪式标记这份厚重,让人感觉生命之重。

  科技本来是造福于人的,科技带来了富裕,当稀缺不再,传统的价值体系也就瓦解了。旅行结婚,云祭祀,点赞等现代时尚的,没有太大代价的礼仪取代了传统的礼仪。传统礼仪的价值也就瓦解了,削弱了。所以,年味儿淡了,结婚离婚更随便了。但爱的仪式感是很重要的,科技是不能替代的,仪式感表示了对彼此的重视,还有用心程度以及尊重。

  传统仪式,尤其是面对面的仪式对于重新定义一个人的身份是意义非凡的。此外,传统仪式之中的人处于一种强链接和互动之中,你必须有所反馈。比如传统的就职典礼、入职仪式、宣誓、婚礼等,一群人的见证下,对于情感的激发,使命的激励是瞬间电流电压。如果是在网上公示,电子登记取代传统仪式,看起来使用了信息化,但是这是一种弱连接,没办法唤醒情感和使命。网上的骂战如果换成是面对面的会议,还会有吗?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宗教的归宗教,世俗的贵世俗。科技的归科技,传统的仪式尽管可以被科技取代,但是对于凝结人们情感,促进人们信任的传统仪式还是需要保留。科技感越来越强的今天,还是要慎用仪式这种传统庄重的工具。试想,你见人就结拜,哪还有桃园三结义的动人心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