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行业

从科研舞台走向抗疫战场

从科研舞台走向抗疫战场

  看到中科院上海分院发出第二批志愿者召集令,张晓明和其他8名同事第一时间报了名。他来自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巴斯德所),一家研究病原微生物和人类传染性疾病的专业科研机构。

  “我跟传染病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但从未像这次一样,与病毒短兵相接。”在他看来,这是真正的前线。

  上海新冠疫情暴发后,中科院沪区党委、上海分院团委第一时间向青年科技工作者发出“抗疫守沪”倡议书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志愿者紧急动员令。经选拔后,共两批次135名志愿者支援PCR检测一线小时。

  这些志愿者来自上海巴斯德所、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以及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7家单位。他们从一个实验室赶赴另一个实验室,从科研舞台走向抗疫战场。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晓明和他的研究团队就加入了与这种新发传染病的战斗,在新冠病毒抗体研发中取得多个成果。

  当新冠病毒“兵临城下”时,张晓明并未感到害怕。“我们都在生物安全实验室里接受过系统专业训练,是国家队、正规军,在上海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有责任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张晓明的同事、上海巴斯德所副研究员徐咏芬也是一名活跃的战士。她连续参与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志愿活动,被临时任命为上海凤凰实验室中科院方“总技术工程师”。

  她抵达前线时,上海第一个核酸检测硬气膜实验室——凤凰实验室才刚刚建成。各种实验仪器均已就位,但还缺少成文的操作规程。徐咏芬马上意识到,这样不行。

  “PCR检测看上去简单,但对细节和效率有很高的要求,必须规范化。”徐咏芬说。她凭借丰富的P2实验室(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操作经验协助制定了PCR检测的操作规范,还牵头建立了一套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急需的工作规范流程,将核酸检测效率提升了4.8倍,同时保障了操作安全,受到方舱实验室指挥部的高度肯定。

  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动辄就是8~12小时不吃饭、不喝水的繁重工作。等到任务完成后,往往眼睛已被水汽打湿,手指也被汗水泡烂。

  但在张晓明的讲述中,一切仿佛举重若轻。“我们本来就常在P2实验室工作,这种防护服也经常穿。跟其他队员相比,我们更适应这种工作环境。”

  只有提到同事们的付出时,这位PCR检测志愿者队长、临时党支部才会不经意间流露出心疼的语气。“我们最年轻的队员冲在夜班第一线,由于检测结果有时效要求,夜班工作往往更加紧迫繁重,队员们早晨下班后,边吃早饭边打瞌睡,有的甚至来不及吃早饭,回到临时宿舍‘秒睡’。还有的老师在工作中胃病突发也不肯休息,服药后坚持完成全程志愿工作。”

  上海分院派出的PCR检测志愿队,是一支非常年轻的团队,35岁以下的青年占志愿队总人数的90%。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他们时时展现着青春的活力和乐观。

  第二批志愿工作晚班班长窦艳侬,来自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别看她身材娇小,却有着巨大的能量。

  因为“觉得自己比较能熬夜”,她自告奋勇地选择了从凌晨开始的晚班。样品经常集中在晚上送来,“晚班+加班”,需要通宵连续高强度工作12小时,很多成员都经历了作息调整的“阵痛期”。作为被指定的晚班班长,窦艳侬的压力尤其大,最初几天几乎都没怎么睡觉。后来,她想出一个好主意,利用休息时间做了PPT,写清楚所有人员分工和注意事项,把班次安排得井井有条。

  第二批志愿者中班样本分装区组长冯旗,来自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也是本单位的领队。样本分装区设有“样本复测”,专门对“疑似阳性样本”进行开盖再分装,必须既“胆大”又“心细”。为了确保“复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他主动提出担任该职责。“作为单位领队且分装区最年长的,更应该哪里困难去哪里、哪里危险去哪里!”

  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冯旗组长对大家的关心和照顾,“如朋友又似兄长般给予我们每一个人尽可能的照顾”“安安静在生物安全柜前认真仔细地操作,感觉浑身闪闪发光”“兼具中年人的睿智担当和年轻人的冲劲与韧性”……都是大家对他的评价。

  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李浅汐,是首批夜班志愿者中的一员。在刚开始的磨合期里,她一个人就负责分装区的9台仪器。

  她打趣自己像个“千手观音”。“一台仪器上样运行后,马上要操作下一台;还会遇到样品管规格同仪器不符,需要手动分装的情况;完全来不及思考,只希望尽全力把能做的做好,不在自己的环节拖大家后腿。”

  当然,这支队伍里,还有一位差点超龄的“青年”——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王佐仁。他是团队中最年长的一位,担任第二批志愿者总领队、中班班长,也是样品扫描区的一员。“看到招募要求,我一算,自己年龄刚好符合上限条件,几乎没做太多考虑就报名了。”他说。

  队员们用“热血可靠的定海神针”来形容这位总领队。在感染病例数量居高不下、援沪医疗队还没抵达上海时,王佐仁鼓励大家:“在国家有需求的紧要关头,作为中科院人更应挺身而出,发挥技术优势和专业特长,实现科技报国的初心。”

  这些青年志愿者,从上海分院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各大科研院所蜂拥而来。在与病毒狭路相逢的战斗中,他们充分彰显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展现了青春的使命担当。正如张晓明所说,“我们切身体会到,生命科学关乎国家生物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担负起肩头的责任,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李晨阳)

  近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最美医生”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

  “慧眼”卫星团队最近在编号为Swift J0243.6+6124的中子星X射线千电子伏的回旋吸收线亿特斯拉的中子星表面磁场。

  三叠纪末(约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地质历史上五大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之一,但恐龙却幸运地避过了这一劫难,并称霸侏罗纪和白垩纪世界。

  社会的复杂化意味着,在中心聚落或城市会出现大量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工匠、商人、士兵、统治阶层等非农业人口。那么,什么样的农业策略可以生产足够的粮食来供养这些非农业人口?

  记者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由该院805所自主研制、配置于长征二号丁遥六十四运载火箭载荷舱上的离轨系统,于6月26日在轨顺利展开离轨帆装置。这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离轨帆产品,也是国际上首次将离轨帆应用于运载火箭舱段。

  启动车床,一个小小的易拉罐在主轴上飞速转动。在车刀与易拉罐接触的刹那,飞舞的丝屑带着表面喷漆一点点剥落,而光滑的罐体却完整无缺。

  日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内40个管护站配备50台巡护无人机,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首支无人机管护队伍。

  日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蔡大伟教授团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姜雨教授团队在马属动物古DNA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尽管疫苗技术取得了重大而惊人的进步,但新冠疫情尚未结束。控制新冠病毒传播的一个关键挑战是识别受感染的个体。日本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抗体的新方法,用于快速可靠地检测新冠病毒,且不需要血液样本。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

  “种子能引来胡蜂这类肉食性昆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提供的信号能直接或间接指示昆虫猎物的存在。”论文通讯作者、版纳植物园研究员解释说。

  每一种矿物都有一段历史,每一颗石头都讲述了一个故事。据1日《美国矿物学家》月刊发表的两篇论文,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所领导的一项为期15年的研究详细介绍了地球上每一种已知矿物的起源和多样性,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将有助于重建地球上的生命历史,指导寻找新的矿物和矿藏,预测未来生命的可能特征,并帮助寻找宜居行星和地外生命。

  大豆育种如何突破父母本花期不遇瓶颈?如何实现异地品种杂交?我科学家对大豆花粉超低温保存关键技术进行优化,实现了大豆花粉异季和异地应用,打破大豆花粉应用时空障碍,为实现规模化、工程化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高速铁路设计 基础设施》(IRS 60680:2022)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主持,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的20余名专家参与,历时4年编制而成。

  长江澳是平潭最大的风口之一,风大沙猛,导致这片区域种下的植物难以成活。2018年,当地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筛选“巨菌草”“绿洲一号”“绿洲三号”等多个适宜治理风口流沙生态的菌草品种,进行试验种植。

  当发生气体泄漏时,即使是少量有害空气污染物也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因为天然气是由靠近人群的设备使用的。

  研究人员提出,双腕存在肌肉吸盘和用于侦测猎物的锥状感觉附属物,说明罗讷河陷阱幽灵蛸是一种主动捕食者。

  美国宇航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是全球首个针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全面行星防御测试。

  近日,一项针对北京雨燕迁徙行为的追踪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运动生态学》上正式发表,首次精确揭示了北京雨燕迁徙生态学规律。

  交易场所提供者应当尊重场所内(平台内)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场所内(平台内)经营者参与价格促销活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科学研究的几大特点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