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行业

新华网副总裁申江婴:科技重新定义传播的未来

新华网副总裁申江婴:科技重新定义传播的未来

  中新经纬7月15日电 2022福州国际数字化媒体发展研讨会15日在福州开幕。新华网党委、董事、副总裁申江婴在会上指出,可以预见,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技术为引领,科技将重新改写甚至定义传播的未来。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正在加速推进传播的变革,带来文化创意产业的美好未来。从历史的经纬中,我们发现,每一轮信息科技的变革,都催生出新的传播形态,带来传播格局的嬗变,让我们感受世界、了解世界、体验世界的方式发生巨大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

  回顾人类传播的历史,从报刊、广播、电视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人类传播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科技进步的直接产物。

  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为纸媒的诞生提供了必备条件,15世纪欧洲出现印刷机,17世纪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刊,纸媒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

  1969年阿帕网出现,上世纪十年始大规模发展,逐步进入商用;90年代末,互联网媒体开始崛起。

  2009-2019年这10年间,中国陆续发放3G、4G和5G牌照,移动互联网迅速成为了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主渠道。手机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已然成了不可或缺的信息终端,甚至有人说移动互联网成了最大的媒体。

  科技在影响传播业态变革的过程中,有没有可以遵循的路线?我们通过研究发现,科技将引领传播业走向“四全媒体”的目的地。2019年1月25日,习总在中央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四全媒体”新概念,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

  传播从报刊、广播、电视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进化的过程中,媒体受众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技术赋予了受众最大程度的主动权和选择权。2021年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10.32亿人,其中手机用户10.29亿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上网成本的降低,为媒体与用户的互动提供了便利,大大提升信息触达率和受众覆盖面。移动互联网吸纳了更多用户群体,扩增了用户范畴,满足了不同用户和不同场景使用需求。我们既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弹窗推送查看突发社会新闻直播,也可以随时观看风景名胜地24小时在线慢直播,全程参与、跟踪式触达,让“全程媒体”成为现实。

  传播从文字到视频,内容不断丰富、技术手段逐步升级,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出现更是将现实空间的逼真表现推向了一个极致,融入立绘、镜头、动效、配音等富媒体形态,给用户带来“有声、有动、有玩、有趣”感官体验。大到壮美河山、小到墨滴纸纹,响到舰炮轰鸣、静到呼吸脉动,都会为我们带来身临其境的全息沉浸式体验。

  如前面提到的,在我国网民中,手机用户数量占99.7%。一部手机让我们成为信息接收者、传播者,同样也是信息生产者,传播主体不断扩大,覆盖面越来越广。从4G时代的人和人通信、人和物通信,发展到5G时代的物和物通信,各种类型的摄像头、传感器、智能终端、屏幕,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将会进一步拓展内容生产主体、内容传播主体。我们正迎来一个充满想象的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全员媒体时代。

  一直以来,传统纸媒存在传播方式单一、用户反馈量有限和互动滞后等弊端,而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支撑的移动互联网,在信息发布后便获取用户精准画像,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交互的效果,用户特征、用户需求、用户习惯,通过一张图表便可一目了然。面向不同受众群进行精准传播、实时监测、统计分析、靶向校准,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黏性,提高用户满意度。

  当前,随着信息传播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以5G、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正在引领传播业新一轮变革,不断催生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传播业需要顺应科技潮流,抓住新一轮科技变革机遇,加快自我。我认为未来科技创新应用表现为三大场景:元宇宙、物联网和车联网。

  元宇宙是当下风头最劲的热点话题之一,这项综合虚拟现实、扩展现实、人工智能等于一体的技术形态已经在游戏、体育、教育等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同时,我们注意到,元宇宙在传媒业的应用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新华网作为互联网传播的国家队主力军,以及上市互联网文化企业,始终致力于推动科技与传媒的深度融合,建成并启用国内首个“媒体创意工场”,引入全球的智能运动控制摄像MoCo设备,搭建MR混合现实智能演播厅。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了一批非遗文化精品,让海外受众沉浸式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海外知名度较高的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为例,生动有趣、体验性强的多语种VR影片曾被带到法国戛纳电影节,以文化带动交流,以技术促进传播,给海内外观众带来置身于历史场景中的体验感。)

  此外,新华网成立的数字人实验室则是一个开启“全方位、全流程、全链条”的数字人研究、生产、运营的过程,打造优质数字人、全流程开发和应用数字人技术、全链条开展数字人IP运营和媒体融合。

  前不久,新华网首个超写实数字人“筱竹”在2022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上亮相。它采用全球领先的数字人底层技术和动作捕捉设备,打造超写实数字人IP形象。视频中,筱竹用自己喜欢的诗词、中国鼓和创意国风舞蹈,表达对大会的美好祝福,开拓了元宇宙数字人的应用场景。

  传媒业的发展历程证明,谁占据了用户入口,谁就占据了传播制高点。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各种各样的溯源码是物联网时代巨大的流量入口,溯源到哪里,传播就到哪里。

  以新华网溯源中国平台为例,联合国家权威机构和相关产业链,以溯源中国码为突破口,采用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打造了“溯源中国”可信认证和品牌传播平台。利用“一物一码”的溯源中国码,赋予物品身份证,对产品流通全过程进行大数据防伪追溯,让产品来龙去脉一目了然。目前,溯源中国可信传播矩阵总标识数量近千亿,海量码资源就是我们构建新型物联网智媒平台的基础,必将助力衣食住行用各领域优质企业塑造可信品牌。

  2021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3.02亿。伴随汽车的大量普及,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变化,汽车成为除家庭、办公室以外占据我们时间最长的“第三空间”。车联网作为汽车普及与物联网技术升级的融合产物,为智能生活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车-云通信、车-车通信、车-人通信、车-路通信、车内通信五个通信场景,构成了汽车和交通服务新业态。整车数字化、联网化的时代正逐渐到来,汽车将注定被改造为信息化智能终端和传播终端。

  习总在致新华社建社九十周年贺信中提出明确要求,新华社要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的新型全媒体机构,为我们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我们奋力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全媒体机构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无疑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当然,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除了科技,还需要优质的内容、别出心裁的创意和富有美感的设计。正如新华社社长、党组傅华同志在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时提到的,推动先进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有效转化,以技术放飞灵感,以创意激活美学,实现“内容+技术+灵感+美学”的完美统一。

  新华网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制作的《XR创意视频:冰雪荧煌》,最大的亮点便是“科技+创意”,将冰雪运动与敦煌舞蹈完美相融,展现飞天舞蹈与冰雪运动空中技巧异曲同工之妙。荒漠与明镜、笙歌与雪下、漫天与凝霜、挥纱与飞崖,无数网友看到后惊呼“美哭了”,全网访问量超过2.8亿。(中新经纬AP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