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行业

科学文化与科学家精神科技与文化融合在展览设计中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科技馆古代科

科学文化与科学家精神科技与文化融合在展览设计中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科技馆古代科

  引用本文:王爽.科技与文化融合在展览设计中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科技馆古代科技展览为例[J].今日科苑,2022(5):78-86.

  摘 要:中国科技馆古代科技展览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科技与文化在展览中日益融合,并取得一定成就。本文尝试通过回溯这段历史,阐释二者相互依托、彼此成就的互生关系。同时,分析科技与文化融合在国内外国家战略层面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借鉴我国文博类博物馆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经验,提出在中国科技馆古代科技展览的展示手段、展品制作、展示内容、策展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科技与文化融合力度的建议,以期在时代发展的新需求、新机遇、新挑战中,对推动科技与文化在科技馆科普展览的策展实践中深度融合与发展有所裨益。

  “科技立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这是2021年5月28日,习总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时谈到的,是总对科技之于民族、之于国家重要性的最新阐释。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是2013年3月17日,习总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线日,习总在“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继习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括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后,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的又一次重要指示。

  科技与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外在表现,科技影响着文化的生成、发展和传播,文化推动着科技的创新、突破和进步[1]。科技与文化融合将是中华文化在信息时代避免处于守势,在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的高度取得国际认同的重要基础[2]。党的报告中提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此后,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相关政策密集出台,社会各行业根据政策谋划发展、开创新局,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作为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己任的国家级科技馆,中国科技馆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时代要求下,正努力挖掘、积极投入,争取做出与自身定位相匹配的贡献。回溯历史,不难发现,早在40年前的立项之日,中国科技馆就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宏大的胸襟,推出了从科技视角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个展览——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而科学与文化的融合之旅也就此起航。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科技馆筹建之初,甚至馆址尚未选定之时,以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为己任的“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以下简称为“古展”)便悄然诞生。自1982年起,“古展”不断走出国门,成为代表中国科技馆、也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靓丽名片。1988年,位于北京北三环安华桥畔的一期工程建成开放,增加了造纸、印刷等传统技艺表演的第二套“古展”正式落户中国科技馆,首次与国内观众见面。自此,“古展”的内涵从仅有一套国外巡展扩充为既有一套国外巡展还有一套国内常展的规模。2000年,中国科技馆二期工程建成开放,“古展”国内常展经改造再次亮相。2009年,经过21年发展与建设的中国科技馆老馆退出历史舞台,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国科技馆新馆正式开馆。以全新设计理念打造的展示中国古代技术创新、科学探索以及华夏科技与世界文明交流的升级版“古展”变身“华夏之光”主题展厅,伴随新馆共同开启了中国科技馆建设发展的新篇章。与此同时,自1982年以来,“古展”国外巡展的足迹已然遍及全球12个国家共23个城市和地区,累计接待观众约680万人,成为中国科技馆最具可持续发展力和最受国际欢迎的品牌之一。时至今日,“古展”国外巡展仍在“一带一路”重要港口、古文明国家希腊首都雅典盛大展出。

  一路走来,“古展”体系不断壮大,内涵和外延也日益丰满。截至目前,“古展”国外巡展资源已发展为能满足不同展览主题需求的四套展览;“古展”国内常展在开展自身高水平展览教育的前提下,已开发展出“榫卯的魅力”“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的智慧”“大医精诚·无问西东——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三套高水平专题展览,并已在国内多站巡回展出。近年来,围绕“古展”内容开发的展览、图书屡获殊荣,荣列科技部评选的“2020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100部)、国家文物局评选的2020年度新冠肺炎期间全国博物馆“云展览”社交平台推介力(TOP20)榜单,荣获中国科协、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选的“典赞·2020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以及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组委会评选的第二届(2021年)全国科技馆展览展品大赛短期展览类一等奖等诸多荣誉。

  在整整40载的岁月中,“古展”一方面注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挖掘科技要素,以古代科技为展示和教育内容,对公众进行科学普及;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展”开始尝试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古代科技文明,甚至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古代科技展品,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从博物馆传统“静态陈列”方式到科技馆“互动体验”展示方式的过渡和跨越,是现代科技手段不断运用于古代科技文明的深入和发展,更是现代科技与古代科技文明的日益融合与持续发展。

  本节将从展示、制作、内容三个方面,展现“古展”用现代科技手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实现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实践情况。

  “古展”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古代科技,进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于中国科技馆二期改造期间。在此之前,“古展”展品多为复制品和模型,展览形式以陈列为主。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古展”虽然不以文物、而以中国古代科技为展示内容,但展示形式上几乎无异于传统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公众获取展品信息的途径主要通过展品说明牌,了解诸如展品年代、出土地点、历史地位等信息,但由于字数有限,在说明牌上对展品所蕴含的科学原理进行阐释几乎无法实现。

  二期改造期间,为了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科技馆自身的展示特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挖掘展品的科技原理和文化内涵,“古展”迈出了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第一步。这一步以“古展”天文区重点展品“简仪”为对象,运用彼时正在兴起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包含简仪发明的历史背景、发明者的个人生平、简仪结构、测量方法、科学原理等近六千字脚本内容在内的信息全面囊括其中,以三维、动画、图片、视频、文字、配音解说等多种手段,全方面介绍简仪,一改以往灌输式展示形式为自主式、启发式展示形式,令公众在人机互动过程中,有的放矢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提升了展品的交互性,增加了展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3]。在体验展品之后,公众深深地感受到了简仪的价值和魅力,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油然而生,也就达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目的。

  这次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简仪,是“古展”在展示手段上实践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第一步,自此,“古展”开始不断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于展品展示形式的创新之上,并取得斐然成绩。

  2009年,新的现代科技展示技术已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华夏之光”主题展厅中,多媒体、投影、幻影成像、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均得到了运用,展览展示水平和展示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2017年,改造后的“华夏之光”展厅在新增展品中运用了LED显示屏、透明屏等各种先进的现代科技展示手段,突出展品的互动性和可视性,使观众更有效地理解古代科技文化的内涵。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后的“华夏之光”展厅内每个展品均配置二维码,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进入该展项的网页,获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类型的展项拓展信息,有效提升了展览的参观效果。

  除前文提到过的现代科技手段外,在2018年推出的“古展”系列展览——“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中,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应县木塔”展品中,公众用PAD扫描应县木塔模型,便可观看木塔每一层拆开后的三维模型,还可以进入到木塔内部进行虚拟漫游;在2020年推出的“古展”系列展览——“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的智慧”主题展览中,体感互动技术应用于“丝绸之路地图”展品中,公众通过无接触式人机互动方式,便可隔空对大屏幕上的地图路线进行选择和观看。同时,为了便于公众观展,扩大展览影响力,“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的智慧”主题展览还同步开发了基于三维全景技术的展览数字全景展厅,将整个展览搬上“云”端,打破了线上与线下、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古代科技除了应用于展览开发中,还被应用于《中国古代科技展示教育资源研究》课题当中。在其“针灸铜人虚拟现实体验”项目中,运用混合现实技术,佩戴微软Hololens全息眼镜,公众便可观察针灸铜人文物模型身上12条经络的穴位名称、巡行路径及具体功效,并进一步还原针灸铜人在古代的切实功用——模拟参与测试医学生取穴部位准确与否的针灸考试。

  除了用于展示手段之外,随着各项科技的高速发展,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展品制作,进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可能。

  于2019年启动的“中国古代青铜天文仪器(简仪)外形数据测量建模研究”项目中,运用3D扫描技术,为馆藏文物级精品展项“简仪”“浑仪”以及巡展用比例模型精品、“科技国礼”级文创精品的开发提供了精准的基础数据。同年,利用课题研究成果的“‘华夏之光’主题展厅‘简仪’展项更新改造及巡展用‘简仪’比例模型制作项目”启动,并于2020年底完成制作、布展等工作,如期亮相中国科技馆新馆“华夏之光”展厅。

  2020年,依据课题研究成果,启动“浑仪”1∶1青铜高仿品及1∶10比例模型制作项目。2021年7月,以运用3D扫描技术获取的精准数据为依据复制的青铜1∶1浑仪模型及1∶10比例模型制作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成为文物复制级水平的精品展项。其中,青铜1∶1浑仪模型在中国科技馆新馆西广场落成亮相,成为公众瞩目和驻足的新亮点。

  “古展”体现科技与文化融合在展示内容方面的实践始于2009年开馆的“华夏之光”主题展厅。以各类地动仪静态及互动展示项目为例,为了体现科技属性背后的文化内涵,展品专门设计了“”图文板块,分别用“山墙易倒,楼板难抗”等五条谚语描述地震的危险,用“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等六条谚语体现地震预警的内容,用“裂缝哪里找?抬头看房角”等九条谚语呈现对地震现象的判断,用“阳台楼梯外墙角,地震一来最先到”等十一条谚语普及地震应急处置及自救方法。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民间谚语,充分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实践经验,且由于其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特点,使观众便于理解和记忆,充分展现了文化的力量。

  如前所述,虽然在科技与文化融合方面起步较早,但随着时代的新需求和新发展,笔者认为“古展”在加强科技与文化融合方面的主观意愿还不够强烈,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加强二者融合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方面均有待提高。

  随着世界经济形式、格局的快速变化,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不断凸显。科技的快速发展影响巨大,作为民族生存和发展重要力量的文化,第一时间搭上了这趟“快车”,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引起各个国家高度重视,作为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主要推动力的政策文件纷纷出台,有力支持了本地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2008年,文化部印发《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暂行)(文教科发〔2008〕54号)》通知,提出在文化领域要广泛应用科学技术,使科技创新更有效地为文化建设服务。2011年,文化部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需要营造政策环境,搭建文化产业技术平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2012年,党的报告指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2019年,科技部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实现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并使二者融合成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科技与文化融合在各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将科技手段在文化产业进行简单应用的萌芽起步阶段,对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研究更加深入、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的发展沉淀阶段,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本行业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对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特色更加突出的成果彰显阶段。从以上发展过程可见,在我国,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程度和维度都在加深,我国已经走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颁布了《国家艺术与文化发展法案》和《国家艺术与人文基金会法案》,标志着美国公共文化政策的制度确立。2006年设立“数字人文办公室”,用于推动数字人文实践项目的发展。

  日本在1996年出台了《21世纪文化立国方略》,致力于新兴文化产业的振兴。1998年,在其《文化振兴基本设想——为了实现文化立国》中描绘了实现日本文化全球传播的宏伟蓝图。2001年,颁布《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其后,陆续颁布《内容产业振兴政策》《数字内容振兴政策》。

  英国政府于1998年成立创意产业项目小组,负责文化项目的政策制定、目标管理及项目执行。2009年和2017年,颁布《数字英国》和《英国数字战略》两大国家数字化战略。2017年,将文化、传媒和体育部更名为数字、文化、传媒和体育部,进一步加强政府在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中的主导作用。

  韩国于1999年颁布《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2000年颁布《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方向上持续发力布局[4]。

  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上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强国,均已形成了全球领先的文化科技特色产业。如凭借先进的科技水平奠定全球龙头地位的美国影视业、凭借互联网的兴起而大举推动的韩国网络游戏及娱乐业,以及凭借电脑技术获得快速发展的日本动漫业等。

  进入21世纪,以现代科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全球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政策浪潮及现实冲击,中国急需抓住时代发展的契机,在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在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优秀经验的同时,深度挖掘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在以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推动和实现文化强国的答卷上做出满意的答复。

  有鉴于此,我国接踵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国家级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打造了北京、上海、武汉等一批国家级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一步发挥科技与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更好地引导和推动各地科技与文化融合。

  在科普教育领域,近年来,文博类博物馆紧抓历史机遇,一改往日高冷疏离的风格,积极探索以传统文化为内容,以现代科技为手段进行展示和传播的创意模式,呈现了诸多优秀作品。

  近年来,文博类博物馆行业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展现文物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时代精神,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技术背景的智慧博物馆新形态正在形成,科技成为推动文博类博物馆发展的主要助力。运用虚拟成像技术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圆明园四十景图》虚拟展示”,运用虚拟漫游技术的敦煌艺术研究院“莫高窟虚拟漫游”项目、运用增强现实技术的上海科技馆“青花瓷之路”项目等,无不彰显着科技与文化融合在文博类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和鲜活生命力。以现代科技手段讲述丰富多彩的中华文物故事,将原本静止的展览以更鲜活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创造了全新的观展方式,实现了“科技让博物馆从传统走向未来”的目标,达到人与文化互动的效果,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在展示手段上的典范,值得以科技展示见长的科技馆古代科技展览认线

  科技与文化融合在展品制作方面的启示区别于科技馆古代科技展览,文博类博物馆具有珍藏大量珍贵历史文物的先天优势,因此,文博类博物馆中展出的主要展品基本为真实文物,需要制作的仅为多媒体等个别辅助性展品。数字化以来,在展品制作方面,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复原无法令观众近距离、沉浸式体验的展品项目,成为文博类博物馆的研究方向。以运用数字技术制作的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中的展品“数字宫廷原状——三希堂”为例,三希堂由于面积过于狭小而难以开放,观众不能步入其中,只能隔窗张望。为了让观众体会到身在其中的感觉,本展品利用高清投影系统构建起三面包裹的沉浸式立体虚拟环境,使观众身临其境欣赏堂内陈设布局,感受因其局促空间映射出的“内圣外王”心态的隽永意味。该展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巧妙解决了文物保护和观众欣赏之间的矛盾,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在展品制作方面的典范,值得不以收藏文物见长而需要复原文物的科技馆古代科技展览认线

  与科技馆古代科技展览从科技角度展示传统文化不同,文博类博物馆直接从中国文化资源宝库中探索、发掘、传播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范围更宽泛,内容也更丰富。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首都博物馆“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为例,展览将妇好作为王后、母亲、女将三种身份的历史,通过“她是谁”“她的时代”“她的生活”“她的故事”“她的葬礼”等展示单元一一呈现,向观众述说了三千年前这位伟大女性的非凡人生。展览除了拥有大量珍贵文物外,还铺陈设计了众多人物故事,使得这位刚柔并济的女英雄、既爱武装又爱红妆的王后,以及尽得夫君宠爱和子女敬爱的妻子和母亲形象,深深走进了观众的内心,极具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在展览内容方面的典范,值得“古展”认真研究借鉴。基于此,并结合前文提到“华夏之光”主题展厅中的“”图文展示,笔者以目前在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展示的“二十四节气”图文板为例,阐释如何在展示内容上凸显文化属性、提炼文化价值。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事活动、影响古人衣食住行的重要文化传统。在展览内容中,在将其天文、历法等科学知识阐释详尽之外,还应充分挖掘其文化基因,从不同角度对其文化要素进行全方位解读。首先,展示其“应天时而动,就地利而兴”的文化传统,引导公众了解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进而理解习总所倡导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文明生存理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其次,工业以后,全球变暖趋势正持续加强,对二十四节气也产生了明显影响。通过对当代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了解,展示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形势,引导公众增强环保意识,共同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环保目标迈进。最后,作为诗的国度,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描写二十四个节气的佳作,是宝贵的文学财富。直到今天,每逢节气,朋友圈都会出现几首应景的诗作,为人们的生活平添几分诗意。通过展示与节气有关的著名诗作,引发公众的诗情和共鸣,以及心中最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除了以上列举的文化元素之外,二十四节气在饮食、养生、谚语、民俗等方面存在更多值得挖掘和展现的文化内涵,其凝聚了传统文明的高度智慧,是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生动、鲜活的文化符号,值得在展览中深度挖掘和呈现。

  科技与文化作为目前智力要素最为集中的产业,二者在融合过程中需要大量高素质跨界人才。美国在多所高校成立了数字人文研究中心,韩国成立产业人才培育委员会,通过专业资格认证等手段确保人才培育的质量[4]。再以运用数字技术制作的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项目为例,策展团队除了故宫自有的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研究人员之外,还邀请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科技、艺术团队参与其中,经多方合作完成此项工作。纵观近年来文博类博物馆几个堪称“爆款”的大展,无一不出自具有科技与文化背景的高端人才团队之通力合作,这是展览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也是文博类博物馆科技与文化融合在人才应用方面的典范,值得对同样有科技与文化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科技馆古代科技展览认真研究借鉴。目前,就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来看,无论是科技馆还是文博类博物馆,都经历了展示形式上从实物陈列、说明牌简单介绍到运用各种高新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展示的发展过程。另从观展方式来看,则经历了从参观鉴赏到动手参与的发展过程。总体而言,在引发公众参观热情、最大限度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愿景下,在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时代要求和发展契机下,科技馆和文博类博物馆,二者相向而行、殊途同归,共同实现了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既定目标,并为彼此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珠玉在前,作为中国科技教育的先导者、科技馆事业的引领者、科学文化的国际传播者,中国科技馆理应借助自身优势,在科技与文化融合方面做出引领和示范。

  2015年12月30日,习总在中央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谈到,“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科技承载和蕴含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源泉。在党的号召与本职工作高度契合的历史机遇下,在提倡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时代要求下,借鉴文博类博物馆的经验和启示,未来可从四个方面入手。3.1

  作为展览设计工作者,应具备迅速判断出前沿科技手段是否能以及如何能转化为展览展示手段的职业素质。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参加高新技术展会、参观各行业展览、关注科技新闻、阅读前沿科技期刊等各种方式,了解前沿科技发展状况,捕捉能为我所用的科技信息。例如,笔者曾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898创新谷的某文化传媒公司全息MR剧场里,“亲眼”看到已故演唱家邓丽君的“真人”现场表演,逼真的影像、熟悉的旋律,让人感受到穿越时空般的震撼效果。此外,观者还能参与到舞台表演当中,与虚拟表演者一起舞蹈,体验一场不可思议的互动。这便是通过虚拟人、视觉特效、多媒体舞台设计等多种科技元素共同作用,为观者营造身临其境感受的沉浸式体验项目。诸如此类的参观学习,丰富了展览设计者的知识储备,为展览展示手段提供了新的选择。与此同时,善于用科技手段提升展品文化内涵,下功夫钻研展览展品,为现有或筹备展览展品的升级改造、技术创新,挖掘展品展示手段方面的实际需求与潜在需求,在新的技术应用之前,能够有所准备、有所期待,做到充分了解自己,才能创造更大的空间和可能,进而释放“科技+文化”双轮驱动的核心动力。

  在中国科技馆“简仪”“浑仪”制作过程中,除了前期用三维扫描取得精准数据之外,在成品制成前的翻模制造过程中,使用3D打印完成了部分构件的展品制作,使用高新科技手段复原制作古代科技展品成为现实。同时,借鉴文博类博物馆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复原无法令观众近距离体验的展品项目,在今后的“古展”展品制作工作中,应加大科技力度,在各项“古展”展品的复原制作中,有效采用科技手段,让公众看到和走进更多“用现代科技复原古代科技”的精彩展品,实现科技与文化在展品制作上的深度融合。3.3

  立足丰富的中国古代科技展览资源,注重在“古展”中挖掘文化元素、凸显文化属性、发挥文化价值。在具有40年历史的“古展”资源中,以更广阔的视角、更高远的站位,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神价值,借鉴文博类博物馆对展览人物的精心刻画和精彩展示,将中国古代科学家精神这一文明宝藏加以研究、提炼和展示,体现“见人见物见精神”的展览原则,从人文角度出发,用科技背后的人文内容解读传统文化,在将其科技原理阐释充分的前提下,凸显文化属性,实现价值引领。3.4

  人才是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最关键的因素。就“古展”而言,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科技与文化在展览策划过程中融合,需要科技史、信息技术、计算机、艺术、文学等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资源作为保障,从不同角度对展览主题进行科学诠释和文化解读,并用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展示,在展览策划的最初阶段就能将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概念贯彻到工作当中,并作为展览设计的重要原则贯穿于展览设计、制作始终,才能最终呈现出科技与文化融合度高的展览作品。4.

  新时代,科技与文化融合将在更大范围内、更多领域中得到充分诠释和展现,而在中国古代科技展览的沃土中,经过四十载深耕细作,更应春华秋实,结出更丰硕的果实。作为展览设计工作者,有责任站在历史的交汇点,感受时代脉搏,把握发展方向,抓住科普场馆发展的新机遇,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本职工作中贡献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成果。参考文献

  [1] 冯新新,拓俊杰.大数据场域中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0,{4}(11):74-77.

  [2] 谌强.王文章: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对文化发展有重大意义[N].光明日报.2000-06-22(05).[3] 张瑶.用现代展示手段挖掘古代科技展品的展览教育内涵——简仪多媒体的展示[J].科技馆研究,2001(4):14.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中国目前科技现状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