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新闻

科技新闻速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即将开展科学家发现244亿年前清道夫型新鳍鱼类

科技新闻速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即将开展科学家发现244亿年前清道夫型新鳍鱼类

  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该院抓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经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备受全球瞩目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即将开展。按计划,今年中国将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

  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员在云南罗平、泸西一带出露的、距今约2.44亿年的中三叠世安尼期海相地层中,发现了一种清道夫型新鳍鱼类化石,并命名为小巧漏卧鱼。

  “小巧漏卧鱼是一种特化的食腐性鱼类,它的头骨形态十分特别,颅顶骨骼几乎愈合成一整块,前鳃盖骨下部前倾,上颌较短、后端膨大,下颌纤细,口缘前半部分具有异乎寻常的长而尖的牙齿。”徐光辉说,小巧漏卧鱼标准体长仅3厘米左右,很不起眼,但代表了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它比微生物更快速地分解包括大型海生爬行动物在内的遗骸,堪称海底“清洁工”,对海洋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同时,它与已发现的其他罗平古生物群形成共生的关系。

  据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7月15日5时30分,在月球背面的“玉兔二号”月球车顺利唤醒。此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已在7月14日13时09分唤醒。截至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度过559个地球日,两器的顺利唤醒标志着“嫦娥”携手“玉兔”进入第20月昼工作期,不断创造着新的记录。

  在本月昼工作期,着陆器搭载的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低频射电频谱仪将按计划开机工作。根据前期获取的月面影像数据,“玉兔二号”月球车将继续向西北方向玄武岩或反射率较高的撞击坑区域行进,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中性原子探测仪等科学载荷同步开展科学探测任务。相关科学成果将及时发布。

  记者7月13日从三峡集团了解到,国内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日前在三峡集团福建福清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这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单机容量亚太地区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风电机组,刷新了我国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新纪录。

  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4日发布的最新环境报告,欧洲科学家就道路交通产生的塑料微粒污染,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气传播进行了建模研究,发现这些塑料微粒被输运到了遥远的区域,包括北极。根据估算,通过空气输运而抵达海洋的塑料微粒总量与河流中堆积的总量相当。

  此前研究也曾预警,地球上纯净的海冰正成为塑料微粒的临时“储存库”。此次研究团队指出,对于北极之类的敏感区域,这一点值得担忧,因为暗沉颗粒会降低表面返照率,可能加速冰雪融化。

  黑洞视界附近物质分布想象图,以及xmm-牛顿卫星在2007年和2018年分别观测到的x射线准周期震荡信号。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十几年前,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了来自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X射线准周期震荡信号——“黑洞的心跳”。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近日的消息称,当天文学家再次有机会观测这个黑洞时,发现其信号仍在持续,而且变得更强。

  这一天文发现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团组金驰川研究员主导,合作者包括英国杜伦大学克里斯·多恩教授和马丁·伍德教授,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

  据成果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金驰川介绍,宇宙中存在大量的具有百万至上亿个太阳质量的黑洞,但在黑洞周围产生x射线等高能辐射的周期性重复信号却极少被发现,这种信号的周期携带了关于黑洞视界附近的物质尺度和结构的关键信息。

  此前已知的一个能够产生类似“心跳”信号的黑洞,是位于银河系旋臂内编号为grs 1915+105的小黑洞,其质量仅为12倍太阳,正快速从旁边一颗恒星吸收物质,并以67赫兹左右“心率”产生x射线“心跳”信号。

  如今这个特殊的黑洞,是一个距离地球6亿光年、200万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其编号为re j1034+396。通过简单的质量对比,天文学家估算出re j1034+396的理论“心率”,和实测“心率”很一致。

  “这个心跳信号非常美妙!它首次证明来自超大质量黑洞的这类周期性信号可以长期保持稳定。”金驰川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科技类新闻报道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