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新闻

科技盘点中的世界与中国

科技盘点中的世界与中国

  从美国《科学》杂志的“年度十大突破”,到英国《自然》杂志的“年度十大科学人物”,再到《时代》周刊评出的“2013年十大医学突破”,都是这场年度科学盛宴上端出的一道道大餐。

  2013年12月20日,《科学》公布了其评选出的“2013年度十大突破”。十项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科学成果登上榜单,包括癌症免疫疗法、大众基因显微手术、脑成像技术、克隆人类胚胎、迷你器官、宇宙射线来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睡眠的作用、微生物与健康,以及结构生物学助力疫苗设计。

  人们惊讶的发现,在“年度十大突破”中,竟然有八项与生命科学有关。在科学网这条新闻后面的评论中,有网友直接发出了“生命科学,永恒主题”的惊呼。

  而在刚刚公布的中国两院院士评选2013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榜单中,禽流感病毒研究等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也颇受青睐。

  在《科学》针对“十大突破”评选的社论中,总编辑Marcia McNutt写道:当前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些方法通常具有危险性,容易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并且只对某些癌症有效。所以,目前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依然很高。“通过2013年度十大突破的榜单,我们为癌症治疗提供了第四种武器癌症免疫疗法。”

  McNutt认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免疫疗法在癌症患者中开始产生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这足以让《科学》将其评选为“2013年度十大突破”之首。

  虽然McNutt承认,选择这样一个临床性成果作为“十大突破”的冠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是对科学的背离。“但是,我们依然相信,2013年标志着癌症治疗历史上一个重要时刻,即使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性存在,但今天取得的成果理应受到赞誉和颂扬。”

  其实,对生命科学的关注早已成为当前科学领域的一大趋势,这从近几年来《科学》每年年末进行的“十大突破”评选中便可以瞥见端倪。

  2012年,在《科学》“十大突破”的榜单中,便有六项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重建丹尼索瓦人基因组全序列,美国科学家的大脑机器界面(BMI)技术,日本科学家证实胚胎干细胞可以形成可生育的卵母细胞,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s),“DNA元素百科全书”,激光照出蛋白质结构等均榜上有名。

  近五年来,在《科学》评选出的50项年度科学突破中,有31项来自生命科学领域,比例高达60%以上。

  “当生命科学被认为备受重视的时候,实际上是与数理化去比较的,但其实这是不可比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世强对《科学新闻》记者说。

  王世强认为,广义的生命科学包括生物科学、生态科学、医学和农林科学。“人生来关心自己的衣、食、住、行、康。与这五个方面相关的科学中,康的科学、食的科学、棉和木的科学都是生命科学,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刚性需求。而数理化是衣食住行工业的基础,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基础,因此是第二位的。”

  生命科学成为世界科学研究的宠儿,而在该领域被推上前台的科学家中,我们能寻觅到的中国面孔似乎越来越多。

  在《科学》“2013年度十大突破”的榜单中,位于第十位的“结构生物学助力疫苗设计”成果的取得,便离不开中国科研人员的努力。

  在相关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结构生物学技术对最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进行操控,设计出了一种免疫原,并研制出新型疫苗,这种疫苗在对小鼠及恒河猴的试验中已经显示出效果。

  而这项研究正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与中国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的结果。

  与《科学》评选的“年度十大突破”相比,《自然》评选的“年度全球科学界十大人物”则是将研究成果背后的科学家们推到了闪光灯下。而今年,有一位中国女科学家名列其中,她就是中国禽流感专家陈化兰。

  2013年4月,中国发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这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及其团队开始投入到了遏制禽流感病毒疫情爆发的努力当中,并在相关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因其帮助中国平息H7N9禽流感疫情的努力和成果,《自然》把陈化兰列为“全球科学界十大人物”之一,并将她描述为“战斗在前线的流感侦探”。

  2012年12月20日,《科学》公布了当年全球科学领域的“十大突破”,其中一项就是中国广东大亚湾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中国高能物理领域的前沿成果受到了国际的肯定。这项成果同样被中国两院院士评为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对于这项成果,《科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并测量到了它的振荡几率,这是全世界高能物理学家十几年来做梦都想精确测量出的值。

  “十一五期间,中国研发支出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成为推动亚洲研发支出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科技强国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2012年末发布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中文版)中对中国近年来科研发展如此评价。

  发展速度快,已经成为了中国科学的一个标签。“我国生命科学总体水平已经居于世界前列,虽然与美国等个别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王世强说道,“但应看到,我国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发展最快的国家。”

  而在近些年来备受关注的航天领域,中国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研发出包括包括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在内的航天产品。

  如在遥感卫星方面,中国有海洋、气象、资源、环境等系列;在导航方面,中国的科研人员研发了北斗导航系统;在通信卫星方面,中国有东方红四号公用平台;在火箭方面,中国有长征系列;在测控通信方面,中国初步建成了覆盖行星际的深空探测通信网;在发射场方面,中国有西昌、太原、酒泉发射中心,海南发射中心也在加紧建设过程中。

  在中国两院院士评选出的201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毋庸置疑名列榜首。但在当年《科学》评选出的“年度十大突破”中,世界空间科学领域最杰出的成果是美国“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

  在《科学》新发布的2013年榜单中,世界空间科学领域的上榜成果是天文学家将被称作宇宙射线的高能粒子追溯到其处于超新星碎片云中的起源地。从国内外最突出科研成果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已经成为了中国科研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的共识。

  “如果将中外的十大科技进展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中国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将更多的科研资源,或者说工程技术资源,投向应用技术的开发,以及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瓶颈问题上。而世界的十项,更多的是探索天体、世界和生命的奥秘。” 在2004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评选结果发布的新闻发布会上,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面对媒体时曾如是说。

  他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所呈现出来的特点”。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也会把更多的资源投向探索基本的物质世界、天体奥秘、生命奥秘等方面。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在月面软着陆并开展科学探测,名列201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榜首。中国嫦娥三号探月工程也引发了世界的关注。《科学》以《中国迎来探月新》为题进行了深入报道。但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明确表示,中国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相比,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距,包括动力、元器件和原材料方面。

  “这说明我们还应该努力工作,尽量加快我们的发展速度,使我国早日迈入航天强国的行列。”吴志坚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有关科技的新闻报道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