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新闻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首次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一重要论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全局”,即“事物的整体和发展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将创新的核心地位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二是“核心”,即“事物的中心”。两者结合起来理解就是,横向上把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引擎”,引领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现代化;纵向上将创新贯穿“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过程。党中央之所以把创新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是在分析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总体趋势,契合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需要,遵循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下的战略之举。

  当前,整个国际环境处于“大变局”之中。一方面,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世界创新版图与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加剧国际社会动荡。特别是近两年,有些国家或集团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变本加厉。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国际格局演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尽管党的以来,我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举世瞩目,很多关键科技领域正从跟跑向并跑、领跑前进,部分领域已显现领跑态势。但是,我国的科技创新遭遇西方国家源头和应用端“双掐断”的堵截。在不少重要领域,核心关键技术还受制于西方国家,原始创新和引领能力不足。并且,西方大国对我国的打压和遏制不是偶然的,也绝不是短期的,必将伴随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整个过程。

  世界总是在变化,变局之下,唯一的“不变之道”就是以变应变、以新应新。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西方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薄弱之处,也是西方国家“制裁”“打压”我国的“筹码”。历史和实践证明,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与习总多次强调的“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因此,只有在不断提升自身知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形成抵御西方世界 “技术霸凌”的“防护盾”,防范和化解、经济、社会、军事等重要领域的重大风险,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分析当今国际形势,关键词是“动荡变革”。而对于国内发展,关键词是“高质量”。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创新引领新发展阶段。《建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在完成“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十四五”规划新阶段,并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社会大局稳定。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需要培育强劲持续的发展新动能。习总指出:“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而且是推动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高效动力源,更是引领、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现代化的重要“引擎”。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创新无疑是源头活水。

  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催生新发展格局,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有着超大规模的市场、生产体系,有着产业集聚优势。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这张超大规模经济体的“王牌”,就能够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建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不等不靠,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则指向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辩证统一和有效利用,以此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两个方面各有侧重、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新发展格局的完整内涵。如何构建,动力何在?创新无疑是破题的关键。实践证明,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建立起不受制于人的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国内大循环。只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将依靠土地、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传统要素驱动调整为依靠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上来,从而建设高质量、高效率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依靠创新可以改变资源的组合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放大生产要素的效应;依靠创新可以建立起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等新优势,提高产业、产品的竞争力;依靠创新可以实现绿色发展,实现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只有依靠创新,才能放大要素效应,提升产品优势,实现绿色发展,从而在经济发展中涌现出无数“风口”,催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个新着力点,实现更高水平的内涵型增长。

  《建议》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规划。在全面脱贫的基础上突出了“生活品质”的重要性,将人民美好生活的质量要求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重视和保障。但是,目前我国的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总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可见,创新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助推器”。

  创新助推人民有更强的获得感。“获得感”强调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是要感受国家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收入、福利的增加和就业、居住、出行等情况的改善,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满足。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也广泛应用于民生领域,惠及人民群众。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互联网+、共享经济……这些科技创新催生而来的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但我们不应该就此满足,因为我们并不是这些技术的初始创新者。从1跨越到n固然是一个巨大进步,但实现从0到1的飞跃,才算真正掌握了核心竞争力。只有加强自主创新,在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上取得突破,才能持续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大的获得感。

  创新助推人民有更强的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情感与心态,是在自身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产生的喜悦情绪。在新发展阶段,人民的幸福感表现为生活品质的改善。“十四五”时期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增进人民福祉,同样需要紧贴民生现实需求,释放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让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这就需要科技创新以改善民生为导向,聚焦环境、现代农业、健康医疗、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增进人民福祉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创新助推人民有更强的安全感。安全感是在人们摆脱以自身为基准的内心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困境中形成的,是在信任和认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对内外环境安全的主观体认。安全需求是人民群众的基础需求和一般需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正是靠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的科研攻关,才在第一时间为全国人民撑起了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科技“保护伞”,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因此,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实现稳定发展,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才能“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为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安全提供更为牢固的基础和条件。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自由、、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科技与创新是核心吗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