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资讯

【科学随笔】自主创新是国防科研必由之路

【科学随笔】自主创新是国防科研必由之路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不仅大大提升了共和国的战略威慑能力,也为民族复兴再次提速。

  中国核武器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发展史。自主创新从来不是一个选项,而是必由之路。与还得到过苏联的些许帮助不同,中国科研人员研制氢弹时,面对的是两个超级大国的敌对,科学技术严密封锁,完全是白手起家。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科研人员翻阅了大量的外文报刊,想找出氢弹的蛛丝马迹,但是调研了三个多月,除了看到“荒无人烟”等一些单词外,关于氢弹的知识一无所获。

  面对种种不利,国防科研群体无惧挑战,群情激昂、团结一心,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仅用两年八个月就突破了氢弹核心技术,是所有核大国中用时最短的。这一震惊世界的奇迹背后是一系列颠覆性集成创新——颠覆性原理、颠覆性构型、颠覆性材料、颠覆性工程技术。

  事实上,在中国核武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取得的每一项成果,都是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实现创造性的破局,如此,氢弹也是如此。我们的成功,要归功于中央领导的正确指挥、全国上下的大力协同、全体科研人员的团结奋战,这一切绝非单纯地靠人力、物力就能堆出来。

  国防科技尖端事业,是集体的事业,端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非常重要,个人与集体融合在一起,就能汇聚出充溢创新精神的集体智慧。

  在氢弹突破过程中,科研群体以不甘落后、执着向前的坚定信念,集中集体智慧,勇敢自信地开辟新路。氢弹原理突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山重水复疑无路、多条途径多路探索;不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学术讨论会人人积极参与、争相发言;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科研楼灯火通明以至于每天晚上劝职工早点回家休息成了支部的一项重要任务;众志成城、智慧火花不断激发,于敏率科研团队百日会战终于迎来破晓曙光,周光召、黄祖洽等研究小组立即转换原有研究方向,全力配合新方案……

  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历史场景,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国防科技事业的创新发展,须有“集体集体集集体”,方能“日新日新日日新”。在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把个人的成长与集体的壮大、事业的进步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单位集体建设成引导、培育和孵化创新思维的重要基地,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萌芽。理论工作者的创新思维越丰沛、越奔放,科技创新原始动力就越充足、越旺盛。这就是破局的关键。

  创新可以产生自漫无目的的自由探索,但是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自主创新一定要紧密围绕的重大需求来有效开展。

  留给中国核武器科技事业的时间,从来都不宽裕,甚至相当局促。朝鲜战争的爆发、中苏关系破裂、珍宝岛事件……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一直就是在严峻的挑战中寻找机遇、抓住机遇、实现突破。

  55年前,以“共和国元勋”于敏院士为代表的科研群体,没有单纯去追求武器科学的完美,他们以极为智慧的方式抓住了氢弹理论的牛鼻子,提出了一整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方案。中央领导当机立断,果断拍板,群策群力,组织和动员全国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爆炸成功。

  在氢弹研制中,九院(即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核武器理论研究所)被称为“龙头三次方”,即国家研制核武器的龙头在二机部,二机部的龙头在九院,九院的龙头在九所。九所从事的理论研究,和科学院、大学不一样。中国核武器事业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理论先行。理论先行,意味着从事理论工作的科研人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先扎扎实实、完完整整地走一遍工程、实验的全部道路,深刻认识武器物理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做到一次试验、多方收效,几次试验,就能上一个台阶。

  国防尖端科技创新研究难度极大。在发展中我们深化了这样的认识:要用科学思维方式去研究技术问题。如果没有科学的深度认识做支撑,搞技术只能是模仿,只是依葫芦画瓢,技术只有与科学相结合,才能实现创新。

  我们坚持将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紧密结合,从工程技术上提炼出关键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再反哺工程技术。我们在解决工程问题中了解技术瓶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建设规划,培养真正需要的人才,不断推动国防尖端科技的进步,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这条道路,也正是彭桓武、于敏、邓稼先、周光召等前辈科学家开辟的发展之路,沿着这条道路,我们不断斩关夺隘,取得、氢弹、中等一个个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也培养了一支人才辈出的科技队伍,诞生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科技创新的竞争从来就是国家的竞争。科技发展停滞就意味着落后,落后就会挨打。中国已经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与之相匹配的国防科技实力不可或缺,这是我们的时代责任。我们远远未到可以懈怠的时候,还要继续争取和把握主动权。“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必须要保持警觉:阻碍我们进步的最大敌人,不仅是他人,也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今天中国国力远非55年前可比,我们要加深对需求的理解,准确把握战略生长点,不断破解困局,以战略威慑能力为纲,国防尖端科技项目为目,纲举目张,以任务带学科,促人才,推动国防科技实力的发展壮大。

  我们重温氢弹突破的历程,致敬我们的前辈,也是重温初心,牢记使命。归根到底,国防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就是用颠覆性创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问题,不断提升我们的核心能力,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建立和维护与我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战略威慑能力。

  国防科技尖端事业,是集体的事业,端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非常重要,个人与集体融合在一起,就能汇聚出充溢创新精神的集体智慧。

  经过与现代医学诊断过的病变对比,研究者发现增生膨大表面与骨化纤维瘤的表现一致。”在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王董浩看来,该研究为师丹斯基的推测提供了证据,也为骨化纤维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将“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系留气球)系统按功能区分,可以分为球体分系统、测控分系统、供配电分系统、地面锚泊分系统以及载荷分系统。

  5月27日晚,一场充满温情的毕业典礼在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举行。 “浙江院士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相继建成,一场场科普讲座纷至沓来……科技创新的氛围日渐浓厚,学生们对科学世界心驰神往。

  2015年以来,丁胜结合自己20多年通过化合物调节干细胞的研究经验,带领团队在自己实验室找寻小鼠多能干细胞向全能干细胞逆转的“神奇药水组合”。

  针对以上瓶颈问题,科研团队建立了单个细菌细胞精度、“鉴定-药敏-溯源”全流程一体化的幽门螺杆菌诊疗技术CAST-R-HP。研究人员建立了单细胞精度测定代谢抑制程度的幽门螺杆菌药敏表型快检技术。

  贾法里说,在医学领域,无腕带血压监测目前在市场上还没有可行的解决方案,这项研究是医学领域的一个巨大进步。

  北京时间22日,《柳叶刀—微生物》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伤寒杆菌对常用于治疗伤寒的抗生素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且在过去的30年中,耐药性菌株得到了广泛传播。

  我们通过科技创新打造了国内首个宝石加工固废、废水资源化利用产学研示范基地,通过节能环保、固废和废水集中资源化利用,真正实现了宝石加工业的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基于大量的调研,喻连香和团队开展了“宝石加工固废、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试验”。

  懂行的专家无法亲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麦苗根部呈白色,说明生长状况良好,判断是除草剂使用过量造成药害,可用清水稀释残留农药,再喷施叶面肥和营养液。

  哈尔滨工业大学21日发布消息,该校化工与化学学院吴晓宏教授团队在超黑涂层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团队攻克了超黑涂层常温制备技术瓶颈,得到了一种朗伯特性显著的高稳定超黑涂层。

  6月中下旬以来,中国北方多地经历了多日“炙烤”天气,多地气温突破40℃。20日至21日,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山东中西部及苏皖北部以及内蒙古东南部、陕西关中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达35℃至38℃,局部地区达40℃左右。

  一些肿瘤非常接近身体的重要器官,为避免治疗时损害身体健康部位,开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新疗法可以帮助外科医生更容易、更有效地切除特别具有挑战性的肿瘤,如头颈部的肿瘤。

  黑土地保草案21日提请全国会会议三次审议。为进一步完善非法占用或者损毁黑土地农田基础设施的处罚标准,草案三审稿将罚款数额由“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改为“恢复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左图 按照自然指数指标Share测量的2021年和2020年科研产出对比。右图 中国的研发投入占GDP的份额一直在稳步上升。《自然》最后指出,鉴于中国在研发方面持续不断加大投资,中国的科研产出未来可能也会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

  近年来,厦门借助面向社会开展的系列科普活动,广泛宣传当地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创新硕果,助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厦门大学海洋科技博物馆的“数字化海洋展馆初体验”研学课程,将厦大“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成精细型、主题型、互动探究型的海洋科普课程。

  将光伏发电与生态治理有机结合,通过抬高光伏阵列高度、拉大阵列间距,给沙草种植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同时,以光伏组件为植被遮阴,减少蒸发量,以植被生长抑制扬尘,减少对发电量的影响。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6月16日过后的十余天内,每天日出前,金星、天王星、火星、木星、海王星、土星将与露出真容的水星,自东向西“连珠成串”,上演“七星同现天空”的罕见奇观。

  黑洞X射线双星是研究黑洞的吸积物理过程和辐射机制的重要天体。黑洞X射线双星中的紫外及光学辐射与X射线辐射普遍存在幂律相关性,而幂律指数值的大小可以用来表征不同的辐射起源。

  通过比较进入磁层之前、期间和之后月表水含量的变化,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证实了地球风(主要是来自地球大气层的氧、氮、氢等离子)可以补充月表蒸发的水。科学家认为,太阳风生成的水在太阳光照的加热下“蒸发”,其中一部分迁移并沉降到温度极低的两极永久阴影区,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两极储藏了大量水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关于中国科技的新闻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