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资讯

聚焦未来科学传播第十五届新媒体节焕发新春

聚焦未来科学传播第十五届新媒体节焕发新春

  2022年12月22日,面向未来互联网的科学传播——第十五届新媒体节中国新媒体科技年会以线上(腾讯会议+直播)方式举行,会议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联合主办,北京数字科普协会、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南方电影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品西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会议邀请了来自传播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产、学、研不同领域的专家参与,就未来互联网的科学传播的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出席活动的主要嘉宾有中国传媒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专职副学部长、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新媒体专委会主任、北京数字科普协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曹三省教授;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王斌;北京数字科普协会秘书长曲学利;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胜杰;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亢宽盈;广东南方电影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冯学东;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北京联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波;中关村文创游戏产业发展联盟执行主席颜兵;米森(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北京特美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喜庆;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崔亚娟;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华夏之光专项基金发起人、执行主任孙楚淇;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行产品经理、剧本杀行业青年专家李轩竹;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孙铁;新媒联盟(北京)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陈俊彤;青年视界文化传媒联合创始人、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元宇宙专委会秘书长苏涵;新视力创始人兼CEO罗智勇;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编辑部主任王芸玮;四川广元市中华职业教育社秘书长孙志波;北京巴蜀智博国际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张成德等。

  论坛主题报告部分由青年视界文化传媒联合创始人、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元宇宙专委会秘书长苏涵主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关键表述,为数字经济发展和中国未来互联网新高地的愿景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我们共同感知又推进着变化。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新媒体专委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专职副学部长、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数字科普协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曹三省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曹教授就当前的传播意识形态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对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思考。他表示:元宇宙、Web3.0,俨然已经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向未来互联网的科学传播,应当从全媒体时代的国家传播大格局出发,肩负起面向公众的引导使命,以科学精神“慧”及大众。

  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王斌就数字经济与元宇宙的衍生业态及应用作了主题报告,他认为,元宇宙与数字经济的创业融合与应用,将延伸至相关产业乃至全社会的各类场景之中。未来2至3年内,将在数字媒体、数字艺术、智能交通、智慧制造、智慧农业、智慧教育、智慧文旅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亢宽盈发表题为“用互联网思维提升科技传播能力”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阐明了互联网思维的内涵、以及科技传播对互联网思维的迫切需要,进而重点论述了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科技传播能力的方。报告具体论述了运用互联网中的用户思维,简约、快捷、高效的思维,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思维,产品为本思维,不断迭代、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思维,极致思维,大数据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来提升科技传播能力的方法。互联网思维在科技传播领域正确的、充分的、切实有效的运用,可以克服科技传播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不足和缺陷等,从而可以大幅度地改善和提高科技传播的效果,极大提升科技传播能力。

  广东南方电影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冯学东就新一代互联网与电影工业升级领域的议题进行了主题报告分享,报告中提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为新一代互联网时代构建中国电影科技新高地的愿景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数字技术的勃兴,解构了传统电影工业体系,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推动数字电影工业的发展、促进电影工程技术与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的融合,构建电影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成为当下中国电影行业亟待解锁的新课题。

  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北京联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波做了题为“虚拟现实与新媒体创新发展”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X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是构建未来元宇宙的基石,也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形式,随着内容传播方式的变化升级、人们消费内容的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又与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不断整合创新,已经成为未来媒体传播变革的驱动力之一,随着终端技术的成熟,虚拟现实也将成为第六大媒体传播形态。

  米森(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做主题报告“品销合一,固本增效——决胜短视频直播时代”,他提出,短视频直播需要做好基本功,掌握线上销售规律,坚持“做时间的朋友”,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也是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新媒体专业委举办的品牌活动——科技新媒体沙龙的第18期,该环节由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北京品西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孙铁主持,中关村文创游戏产业发展联盟执行主席颜兵、北京特美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喜庆、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崔亚娟、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华夏之光专项基金发起人,执行主任孙楚淇、新视力创始人兼CEO罗智勇、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行产品经理李轩竹等嘉宾参与,围绕对未来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与形态等议题进行了畅想与展望,中关村文创游戏产业发展联盟执行主席颜兵提出:把传播和科学传播的目的从以信息为中心传播到以人为中心传播,元宇宙将带来更好的体验及传播过程,基于区块链的底层逻辑将更好地,更客观地记录传播内容与传播对象。特美通总经理孙喜庆则认为:科学价值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将比传播知识更为重要,着力于讲好中国科学故事,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故事,是未来科学面向国际传播的重要着力点;在此基础上有效构建全球科学术语语义网,将更加有利于全球科学思想汇聚交流。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崔亚娟教授表示:“智能化+场景化”的传播形态将是下一个阶段的主流。新势力创始人兼CEO罗智勇表示:未来的5到10年,将是视频化内容占主流的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视频化内容的展现形式也将更多元,更直观的触达到目标受众。

  接下来,在圆桌对话主持人的提议下,各位嘉宾给出了他们心目中2022年科学传播的关键词:“视频化表达”、“融合发展”、“多模态融合”、“量子计算”、“健康”、“金融科技”、“心媒体”。

  一直致力于公益的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华夏之光专项基金发起人、执行主任孙楚淇表示:现阶段我国公益领域尚且缺乏非常好的科普渠道和科普方式,从而引发了一定程度上的公众认知失序,希望能够共同探索出一个科学传播的方式,为公益事业正本清源。来自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李轩竹则表示: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与融合,如何做好科学传播金融科技及金融知识传播,已经成为了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圆桌对话的最后环节,嘉宾们对本次论坛主办方——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在未来一年的发展送上了祝福,希望专委会在2023年继续发挥专业优势,起好带头作用,在Web3.0和元宇宙的助力下将科学传播的力量推上新的高度,创造更多成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科技信息杂志编辑部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