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探索

将科学探险的精神向全社会传播

将科学探险的精神向全社会传播

  一位哲人说过,“探险,是照耀人类前进的太阳”。几位记者和科学家们一起探索“四极”,并把探索的经历诉之于文字,实际上是在努力将一种科学探险的精神向全社会传播。

  “四极”是个新概念。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把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喻为地球的“三极”。但是,在科学考察人员的眼里,对大洋深处的考察,无疑是涉及到了地球的深极。

  “四极”最初只是出自出版的考虑。作为这一系列科考报道后方协调人之一的新华社记者李斌,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用什么内在联系将这些考察、这几本书“串联”在一起呢?一个突然的想法跳入李斌脑海:对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的考察和大洋深处的探求能否使用“高极”和“深极”的概念呢?

  这一想法,得到了中国科学家的认同。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国际大洋钻探计划中国南海钻探项目主持人的汪品先院士说:“一南一北,一高一深,很好啊,不仅形象,而且符合咱们中国人的审美观。”曾经一去南极、九去北极、第一个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员位梦华对“四极”概念的提出也深表赞同。

  “四极”表明了中国科学考察涉及的领域之宽阔及气魄。这个概念所涵盖的是自2004年以来的几次大规模科学考察活动——2004年对北极的考察、2005年对珠穆朗玛峰的复测、2005年第22次对南极的考察、2005年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2005年到2006年中国首次大洋环球科学考察。无疑,这也是在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考察具有的鼓舞人心的意义和新成就。

  就人类的本性而言,好奇心是永远的动力源。在工业和资本原始积累以前的时代中,科学探险,一般表现为个人的行为。在中国,有徐霞客;在西方,有哥伦布、麦哲伦、阿蒙森、斯科特等。他们是人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勇敢的探险者。他们不畏艰险探索未知的勇敢精神,永远值得人类传承和发扬。

  但是科学考察,又总是和人类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四极”中的三极,南极、北极、深极,都是跨国界的科学考察行为。这种科学考察总是和国家的形象、国家的战略发展、国家的实力和科学水平联系在一起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对“四极”的科学考察,是国家的行为所致。

  在丛书中我们看到,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在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并建站,是因为在上一世纪20年代的中国北洋政府签署了一项国际协议——《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我国成为了这一条约的缔约国,才拥有了在一定条件下开展科学考察活动的权利。

  在丛书中,我们还看到,1741年,根据白令的发现,俄罗斯拥有了阿拉斯加的主权。但是在100多年后的1867年,俄罗斯竟和美国签约,用500万美元的价格,把占美国总面积16%的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而美国国务卿沃德是在国人的谩骂中签署合约的。阿拉斯加的意义,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开始显现出来。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家的眼光和胸怀对于科学研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今天所进行的“四极”科学考察,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后代的事业,它所带来的科研成果也必然是丰硕的。正因为如此,在南极北极建站的命名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中山站、长城站、黄河站,这些都表明,我们的科研战略,是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上。因而对“四极”的科学考察,显示的是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是对世界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事实上,对“四极”考察的过程,每一次所展现的都是科考人员与大自然的抗争。在这些特殊的区域,改造自然,还是未来的目标。摸索南极、北极的规律,看自然的脸色行事,不为严酷的自然条件和偶发事件所挫伤,就是极大的幸事了。

  北极比钢铁还硬的冰山,可以在瞬间将执行运输任务的小艇撞成重伤。海雾则成为北极考察过程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在浓雾中,直升机差点撞上了执行任务的雪龙船。环球航行,最重要的就是动力。在热带气旋逼近的时候,科学考察船遇到了主机故障这样最危险的事情。在珠峰复测的过程中,经历了高寒缺氧,经历了大雪风暴,经历了病痛折磨,测绘队员、登山队员、媒体记者不时因身体不适被送下山去,11辆测绘车抛锚损坏得惨不忍睹。

  在对“四极”的科学考察中,人类不可能“征服”这些顶“极”的自然部位,充其量只是和它有一次次比较和谐的接触而已。但是中国科学考察人员在探索“四极”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状态,他们的敬业精神让世界刮目相看。

  对于“四极”的科学考察,来自大自然的饥饿、严寒、缺氧、晕船、死亡等严酷挑战,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来自与世隔绝无法排遣的寂寞和无聊,它们如钝刀子割肉,不见血,但是却无时无刻地不在折磨着人的精神世界。在这方面,尤以南极的科考越冬为突出。中山站越冬最大的考验莫过于极夜。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太阳的出现,17个人如同蜷龟洞穴,长时期无事可做。在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生活中,对于精神世界的调整,是要能够苦中作乐,在平凡单调中寻找趣味,在孤寂单调中活出了充实。

  因为“四极”的创意来自亲历“四极”科考的记者,就使得这套丛书——《二探北极》、《咫尺南极》、《探秘高极》、《迷津深极》具有了另外一个特点——全部是来自科考现场的亲历性报道。正如丛书作者所言,这是媒体“全球范围内的集体出击”。对于我国这几年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考察,起到的是整体展示与科学普及的效应。

  过去的科学探险活动也出版过不少有影响的书籍,一般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特点,一是科学家写的专著,内容严谨但可读性差;一是新闻记者随感性的记录,所见所闻皆入文章,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历史背景的介绍又略显不足。而这套“四极”丛书,作者有意识地将两个方面进行了整合。

  对科学考察的报道也一定要体现出科学性。在这套书中,作者尽量多地向专家请教,将一些看似深奥难懂的科学问题尽量通俗化,尽量和生活联系起来。1999年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第一次进入北冰洋时,绝大部分人被眼前所见的北冰洋浮冰所震撼——大多数浮冰不是冰清玉洁,而是脏乎乎的。这是怎么回事?记者为此请教了科考队各个领域的专家,将这些说法客观地反映出来,让读者去思考。

  将考察队的经历和科学家的解释结合起来,也是体现科学性的一个办法。北极考察中,浮冰之坚硬、之诡秘,让开眼界。直升机找到的浮冰,过一会儿就又找不到了;一块不大的浮冰竟撞断了几十吨重的长城艇的龙骨。这些现象的背后,都蕴含着科学的知识,通过对考察队员的采访甚至是三言两语的闲谈,就将科学知识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了人们。书中还专门设计了“阅读延伸”,对科学考察过程中所涉及的专门科学用语,进行细致的解释,不仅能解决阅读难点,还能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给了有心人深度阅读以方向的指引。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科学探险之旅的意义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