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科技知识  探索

中国空间站出舱,刘伯明回节点舱,为何要检查航天服有无多余物?

时间过得真快,现在已经是2021年8月下旬了,中国空间站首批航天员聂海胜、刘国明和汤洪波三人已在太空中生活了两个多月了,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三名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就要搭乘神舟12号飞船返回地面了。

不过在返回地面之前,三名航天员至少要进行两次出舱活动,目的是安装和改装天和核心舱外部设备。这没有办法,在中国空间站的组建阶段,出舱活动将变得很频繁。

首批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的首次出舱活动时间是在2021年7月4日,刘伯明和汤洪波两人顺利完成了出舱任务,给位于小柱段的舱外全景相机a安装了一个20厘米高的支架,大大增加了全景相机a的视野。

那么,第2次出舱活动什么时候开始呢?2021年8月20日8时56分,中国空间站航天员迎来了第2次出舱活动,此次出舱活动的航天员是聂海胜和刘伯明,聂海胜带着设备搭乘机械臂前往任务点,而刘伯明则使用舱外扶手,爬到任务点位置。

刘伯明回到节点舱前,为何要检查航天服上有无多余物?

8月20日15时56分,第二次出舱活动还剩下最后一项简单任务,安装节点舱的脚限位器和助力手柄,刘伯明要回到空间站内拿舱外脚限位器和助力手柄,在回到节点舱前,北京飞控中心工作人员说:请刘伯明检查航天服上有无多余物,并让聂海胜也帮着检查。

这就奇怪了,为何刘伯明回趟空间站内,还要检查航天服上有无多余物?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

空间站内部气温适宜,但空间站外部环境恶劣,没有地球大气层的保护,外太空宇宙射线强度是舱内的好十几倍,有阳光的一面温度可高达150℃,没有阳光的一面温度低到零下100℃。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任何一个物体都是污染物,是不允许带回到舱内的,即便是一颗太空碎片那也不行,可能会污染空间站内部环境,对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此次出舱活动任务点位于天和核心舱尾部的资源舱,刘伯明沿舱壁外扶手一节节地爬到任务点,差不多要爬行距离超过20米,途经多个舱外全景相机,还有多个推进器,要知道天和核心舱就有30台,4台轨控推进器,22台姿态推进器,4台霍尔推进器。

所以,刘伯明在爬来爬去的过程中,航天服有可能沾染上易挥发的推进剂和其它污染物,如果将它们带回舱内是种潜在危险,所以在回到舱内前要进行检查,并让另一名航天员帮着检查。

如果航天服真的沾上了推进剂,那么就要到阳光下晒晒,高温可以快速让推进剂挥发,如果沾上的是其它的颗粒污染物,那么就可以用手把它拍掉。

出舱的三大任务

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的第2次出舱活动有三大任务,跟第1次出舱活动任务相比,任务量要多得多。

第一大任务,在天河核心舱的尾部资源舱外安装热控扩展泵组,热控扩展泵组尺寸大概在50×50×50厘米,约30公斤重,为了方便航天员的安装,热控扩展泵组程序简化了,一共只需要4个步骤,一钩,二锁,三通,四连。

舱外的热控扩展泵组对舱内的热控泵组起到备份作用,热控泵组相当于一台室内空调,可以调节天河核心舱内部的气温,如果万一舱内热控泵组出现故障了,那么就可以启动舱外热控扩展泵组。

第2大任务,抬升舱外全景摄像机d,全景摄像机d位于小柱段上方,视野正对节点舱,记录宇航员出舱活动,观察舱外设备及机械臂的运动情况,是中国空间站的眼睛,抬升20厘米后,能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第3大任务,组装节点舱外部工具箱,安装脚限位器和助力手柄,节点舱外部工具箱非常显眼,显示为金黄色,脚限位器主要作用是固定航天员,助力手柄的作用是,可以从外部打开节点舱的舱门。

总结

第2次出舱活动任务一直持续到当天16时05分左右才宣告结束,顺利地完成了三大舱外任务,历时7个多小时,但是跟第1次出舱活动相比,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了,这代表着我国航天员对出舱活动越来越熟练了。

神舟12号航天员已经完成了两次出舱活动,再过1个月就要回到地面了,但是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并没有停止,在神舟12号航天员离开之后,神舟13号航天员将会在10月左右再上中国空间站,继续执行中国空间站组建任务。有趣有料的科学内容请关注唯一的

桥梁工程 http://www.xinzhiliao.com/sj/chunji/605.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